2020/04 八通關上玉山-看見不一樣的玉山!

去年清明連假安排走八大秀、結果到了東埔開始濃霧+飄雨,最後撤退,

今年的八通關算是稍微彌補了去年的遺憾,

此行有遇到另一團是走八大秀接荖濃溪上玉山、這樣就兩個願望一次滿足!(但聽起來就超累)

這趟路線比我想像中可怕了一點、但也比我想像中美很多,

如果想爬玉山的人很推薦從這條過去,

既不用抽排雲、沿途風景又比塔塔加路線美很多!


1.活動時間:

04/02(四)-04/05(日)

2.隊伍結構

都為暨大山社成員,

總共4人、每個都比我強

3.計畫行程:

第一天04/02(交通日):台中→(總達客運6333A、車程1小時)→水里→(員林客運6732、車程1小時)→東埔→(步行,30分鐘)→15點東埔住宿

第二天04/03:7點東埔教會出發→東埔登山口→(2小時)→雲龍瀑布→(0.5小時)→樂樂山屋→(0.5小時)→乙女瀑布→(10分鐘)→里程碑7.2K水源→(2小時)→對關駐在所→(1.5小時)→13.5K水源處取水→(0.5小時)→觀高坪→(0.5小時)→觀高工作站營地(宿) 郡大林道取水來回35分

第三天04/04:6點觀高工作站營地出發→(15分鐘)→觀高坪→(0.5小時)→八通關草原指示牌高繞岔路→(3小時)→八通關草原(玉山、東埔指示牌)→(15分鐘)→八通關駐在所遺跡→(0.5小時)→(多處崩塌,2小時)→高繞→(0.25小時)→下到荖濃溪有水→(0.75小時)→上到荖濃溪營地5.2K(宿),沿乾溪溝而上、往玉山路徑約100公尺處取水 

第四天04/05:5點荖濃溪營地出發→(0.5小時)→最後水源處→(1小時)→北峰荖濃岔→(0.5小時)→玉山主北岔→(2k,1.5小時)→玉山北峰(北北峰來回40分鐘)→(2k,1小時)→玉山主北岔(主峰來回1小時)→(0.5小時)→主峰圓峰岔→(20分鐘)→排雲山莊→(3小時、)→登山口→(搭車、10分鐘)→塔塔加→(包車15點到、0.5小時)→阿里山(台灣好行、2小時、15:40、最晚17:10)→嘉義車站慶功宴→(火車、1.5-2小時)→台中

4.實際行程

第一天04/02(交通日):

台中水里1.5小時

水里東埔1小時

第二天04/03:

東埔450

舊登山口500

新舊岔路510

愛玉亭527

樂樂溫泉2.9k岔路612

雲龍瀑布4.3k 655 3G3

小高繞岔路730 走舊路

樂樂山屋5.9k 7:40小休 3G1

800出發

乙女瀑布825

8k訊號點 1格無網路

8.5k訊號點 915 小休 3G3

940出發

對關前大崩塌 1015

對關駐在所 10.5k 1030 小休 無訊號

1050出發

12.5k千年紅檜營地 12:00

13.4k水源處1240沒水

14.6k觀高坪無訊號 13:20

觀高工作站 1340 

郡大林道取水 1410

(有危險地形)

到取水處 1435

回程 1450

回到工作站 1505

(玉管處志工說13.6k棧橋下切10分鐘有水源

二號屋旁邊水槽有乾淨雨水)

第三天04/04:

起床 400

出發 540

觀高坪 550

高繞岔路 600

(走高繞)

溪水營地 700

西峰草原岔路(山友開的 到主西鞍部)710

正統草原西峰岔路740

岔路高繞結束 830

八通關駐所大休 845

930出發 距離玉主7.2k

崩塌地1 1025

崩塌地2 1055

崩塌地3 1100

小平台 1120 夏季旁邊有水

1135出發

高繞開始 1145

高繞頂點爬升400公尺 1205

高繞結束抖下300公尺 1220

五號橋4.1k 有布條有水桶可取水 1230

荖濃溪沒水 1240

二號橋4.98k 13:10

營地5.2k 1325 不好下營釘 大概可搭10帳四人帳 最後這段上坡很累

10分鐘到5.27k取水處

第四天04/05:

起床 430

出發 615 

5.8k長命水 645

(一路陡上 風大)

6.7k荖濃玉山主北岔 735

(單趟1.9k)

玉山北峰 850

6.7k荖濃玉山主北岔 940

(陡上300公尺碎石坡)

7k主北岔 1010

(2.1k)

排雲山莊1110 午餐

1130出發

5.1k涼亭 1245

登山口 1440

5.沿途照片分享

⇩第一天,到達東埔、冷冷清清的

A7R06207

⇩時間還早、去新登山口晃晃,聽當地居民說新登山口路上的鐵橋斷了、所以決定改走舊登山口

A7R06211

⇩舊登山口

A7R06208

⇩第二天一早摸黑開登(沒吃到愛玉殘念…),八通關古道前段安全好走

A7R06214

A7R06227

⇩過了雲龍瀑布後整個步道林相、風景都變得完全不同

A7R06232

⇩雲龍瀑布、可惜天氣不好沒有光線

A7R06246

⇩沿途幾處這樣的小崩塌、但都安全好走

A7R06254

⇩樂樂山屋

A7R06261 A7R06263

⇩小崩塌、好走

A7R06281

⇩此處算是這天最大的崩塌、但踏點明顯、安全

A7R06285

⇩對關駐在所、當時的光線美得像世外桃源

A7R06293

⇩觀高坪

A7R06327

⇩停機坪

A7R06329

⇩觀高工作站,有3棟建築、只有第一棟有電但當天玉管處志工先住了、而且有山友把死鹿頭帶進房間、導致整間味道超重…

A7R06337

⇩前往郡大林道取水點,馬上會遇到一個峭壁、踏點不好踩、要很小心

A7R06361

⇩另一個角度

A7R06365

⇩到達取水點、這裡的崩塌很壯觀

A7R06377

⇩水源很足

A7R06378

⇩第三天,新舊岔路、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走高繞

A7R06401

⇩明明天氣預報說天氣很差、卻遇到不科學的好天氣

A7R06403

⇩高繞塗中的小崩塌

A7R06416

⇩粉、陡

A7R06417

A7R06418

⇩終於到達最高處一路陡下到八通關草原、可惜一路白牆

A7R06419

⇩沒想到一下到底天空就開了、這是神蹟吧!!

A7R06425

⇩到八通關駐在所後馬上來張空拍、可惜晚了一點,後方山頭又起霧了

HDR_0001-2

⇩駐在所石牆遺跡

A7R06451

⇩往玉山方向繼續出發

A7R06455

⇩中間即是荖濃溪大崩塌處

A7R06462

⇩沿途看到一大片即將盛開的花苞、是玉山杜鵑嗎?

A7R06473

⇩遇到第一個大崩塌、這裡真的有點出乎我意料可怕

A7R06481

⇩下方深淵

A7R06493

⇩第二處崩塌的斷橋

A7R06508

⇩第二處崩塌往上看

A7R06496

⇩一個不小心就提早先到荖濃溪了呢

A7R06510

⇩第三處崩塌、走得很挫

A7R06511

⇩過完崩塌看使看見玉山山體、這段真的好美

A7R06523

⇩一路遙望著玉山

A7R06544

⇩小平台

A7R06547

⇩最後的高繞、往崩塌去望去亂恐怖的

A7R06548

⇩五號橋的水源,非常清澈、充足!但很抖下不去、好心山友放的水桶又掉下去、無法在這取水(後面來的隊伍跟我們說他們有把水桶勾上來了)

A7R06558

⇩到達荖濃溪乾溪溝,這裡開始下冰雹下了一個多小時、走的超痛苦…

A7R06560

⇩終於到達荖濃溪營地,趕緊搭帳進去取暖

A7R06567-全景

⇩往5.27k水源處取水、水流很小但夠用,真的是我們的救命水!

A7R06571

⇩水流太小只能慢慢盛

A7R06572

⇩此次的輕量化過夜配置,遇到下雪有點失算、還好睡袋夠暖

A7R06579

⇩短暫出太陽、去乾溪溝取暖

A7R06603-HDR

⇩營地和後方的玉山主峰相襯、好美

IMG_4409

⇩當天另一團11人大隊伍也到了、還好腹地夠搭

A7R06614

⇩第四天、一早的陽光好美好舒服

A7R06625

A7R06628

⇩到達5.8k長命水源處、水流穩定充足

A7R06635

⇩想到日本時期的登山家在這裡補充完水分、一鼓作氣登上玉山,

近百年後親臨現場、真的有點感動!

A7R06636

⇩這個方向的玉山主峰看起來很有威嚴

A7R06641

⇩壯觀碎石坡

A7R06647-全景

⇩到達玉山荖濃岔

A7R06662

⇩往北峰前進

A7R06661

⇩玉山北峰氣象站,因為疫情不開放入內

A7R06666

⇩登頂北峰、兩次上玉山都白牆=_=“

IMG_0426

⇩回玉山荖濃岔繼續往玉主岔路,這段上坡超痛苦、風大又陡、很容易被吹倒,

之後天氣一路變差沒什麼好留戀的,

上玉主岔路後就一路衝下山、結束此次行程。

A7R06671

⇩回嘉義火車站吃慶功宴,老闆還多招待一盤肉、推!

IMG_0461

2020 二二八連假 宜蘭松蘿湖-終於朝聖成功!

去年四月倒隊的松蘿湖之旅,

在今年的228連假終於走成功了!

儘管去之前天氣預報都顯示不佳、

但幸運的是都沒遇到大雨、平安下山!


1.活動時間:

02/28(五)-03/01(日)

2.隊伍結構:

我、女友-腦腦、暨大山社好友-發哥,

2老手1新手,共3人。

3.計畫行程:

第一天02/28:台中車站(普悠瑪280 7:54-10:57羅東車站會合、午餐(搭乘國光客運往玉蘭179812:15-13:4080分鐘)玉蘭公車站(沿泰雅路二段左轉本覺路和玉蘭路,3.4K、約步行一個小時)玉蘭茶園露營、晚餐。

第二天02/297:30玉蘭茶園出發2.4K,30分鐘)松蘿湖登山口2.4K,80分鐘)水龍頭營地午餐、取水45分鐘)第二營地(休息無水)2.65K,95分鐘)最高點稜線鞍部拳頭姆岔路回報0.35K,10分鐘)→12:30松蘿湖露營、南勢溪源頭取水、晚餐

第三天03/017:30松蘿湖離營0.35K,20分鐘)最高點稜線鞍部拳頭姆岔路回報2.65K,110分鐘)水龍頭營地取水2.4K,60分鐘)→11:30松蘿湖登山口午餐5.8K,1個半小時、玉蘭茶園盥洗)→13:30玉蘭公車站(搭1798玉蘭 13:40發車-15:0080分鐘)羅東車站裝水(普悠瑪283 18:48-21:59台中車站

4.實際行程:

第一天02/28

玉蘭公車站玉蘭茶園上坡約1小時

第二天02/29

玉蘭茶園登山口上坡55

到水龍頭營地85

到第二營地55

到松蘿湖120分(到峭壁90分)

第三天03/01

到峭壁45

到第二營地75 2.2k

到水龍頭營地45 0.8k

到登山口55 2.4k

到玉蘭茶園50

搭車回到玉蘭公車站

5.沿途照片分享

⇩台鐵便當,左邊是宜蘭限定款鴨賞便當

IMG_3136

⇩搭國光客運到玉蘭站、由石頭右側岔路往上走

IMG_3140

⇩沿途都柏油路好走

IMG_3143

⇩到達玉蘭茶園

IMG_3146

⇩販賣部、報到處,茶葉茶凍好吃、大推!

IMG_3147

⇩在階梯狀茶園最下層雨棚區搭好帳篷、營地是碎石地不好下釘

A7R05825

⇩茶園內晚餐、廚師6點下班所以5點多就要點餐

IMG_3187

⇩營地視野不錯、欣賞日落

A7R05839-HDR

⇩原以為連假會很多帳,結果只有我們這組客人、直接包場

A7R05842-HDR

⇩第二天一早、天氣多雲

A7R05851

⇩到達松蘿湖登山口

IMG_3204

⇩起登前合照

IMG_3252

⇩原以為枯水期路不會那麼泥濘,但前兩天剛好大雨、爛的要命…

A7R05854

⇩水龍頭營地、旁邊有2-3帳露營

A7R05856

⇩真的有水龍頭

A7R05858

⇩到達第二營地、腦腦已經有點體力透支了

A7R05859

⇩第一段峭壁,很安全、容易通過

A7R05865

⇩最後一段上坡稍有難度有點抖、專心走路忘記拍照

到頂後再下降300公尺就到達松蘿湖了

A7R05878

⇩到湖邊開始飄雨、搭好帳棚後就一直待在帳內

A7R05904

⇩雨一停馬上出來拍拍照

A7R05895

⇩陸續有其他山友到了、此區腹地較大較乾燥、較好搭帳,但覺得拍照不好看所以沒搭那

A7R05907

⇩松蘿湖水真的很少、只看到淺淺的溪溝

A7R05934

⇩第三天一早、看著陽光慢慢喚醒整個湖面,

天亮前風非常大、把水都吹灌到內帳裡了

A7R05952

⇩把握難得的好陽光多拍幾張

A7R05961-HDR

⇩陽光直接幫我的Anjan 2打spot light,

畫面太美、好多山友都過來拍

A7R05977

⇩松蘿湖全景、此行有點遺憾因為第三天要趕車回台中所以一早就離營,

沒能好好享受風景到中午再離開

A7R06015-全景

⇩來一張空拍跟松蘿湖說掰掰

HDR_0002-2

⇩陽光伴著我們一路下山、平安回到登山口

A7R06022

使用裝備:

帳篷Hilleberg Anjan 2

相機Sony A7R3

空拍機Dji Mavic Air

2019/11採訪新竹李棟山莊新莊主-蔡清郎

A7R09787
本文為備份我在臉書上的訪談紀錄,

完整圖文可至此連結觀看:

https://www.facebook.com/bg.wu.1/media_set?set=a.3039696719382080&type=3


正文:

上週去新竹爬了一趟李崠山、下山回到李棟山莊遇見新莊主,一聊就不小心聊了一個半小時,
我發現網路上似乎還沒有什麼新莊主的資訊且新莊主口中的山莊歷史也和網路上一般流傳的有所差異,因此決定打成篇文章,
至於哪邊的說法為真、我們旁人可能也無從考證了。

新任莊主蔡清郎於今年8月接手管理李棟山莊,
很多山友都知道舊莊主朱萬鶴先生自去年火災後就遷居新竹榮民之家,
山莊荒廢了近半年時間、蔡先生決定接手恢復原貌、並感念朱先生多年的付出付了一筆錢購回地上物、也讓朱先生安心過日子。

比較讓我意外的是原來自蔡先生至少祖父那一輩以來就是山莊這塊地的地主,
山莊後方原有一間竹屋、蔡先生的媽媽當年看到朱先生和朋友吳健明先生兩人疑似在山下村莊和其他榮民互毆導致常臉部受傷流浪在山莊前道路不忍心,
因此決定讓兩人住在原址的竹屋、並想說住個幾年他們就會回去大陸、沒想到一住就是50年,且蔡媽媽此舉也招致泰雅族人責罵。

這裡插播一下蔡先生口中的李崠山事件,
當年日治時期日本人接觸到他們部落時、因不時調戲村落婦女、並誘騙去當慰安婦,
1911年部落中有8名勇士看不下去因此決定出草、總共砍了21位日本人頭,
而此次戰役最後8位勇士也不幸喪命、日本人因此在鳥嘴山和大混山稜線交會點蓋了李崠山碉堡、監控整個山區部落原住民。
因為此次事件蔡爸爸在山莊後方搭建一座竹屋、期望能安撫祖靈、靈魂不會迷失在山中,
可惜似乎起不了作用、蔡先生說這一百年來部落都過得很不順,
像他們家有14個兄弟、有10位死於非命、3位先天障礙、只有他1位是正常的。

因此這次從朱先生那接手山莊實質上只是取回他們家的家族地而已,
只不過此地是原住民保留地尚未登記、之前有3個單位想搶這塊地、他一直不敢公開他是新莊主,
直到現在土地已鑑界完成、土地即將登記在他名下、他才敢將此事公開,
而蔡莊主決定接手這塊地除了想恢復山莊的樣子外還計畫設區展示泰雅族文物、希望他的所作所為能讓祖先為他驕傲、
不再詛咒部落(講到這裡他還直接哽咽)。

蔡莊主本身為母語老師平日忙於教課、只有假日能上來整理環境,
這四個多月來他除了重建萬鶴居原址作為文物展示外、
還將各個即將塌陷的樑柱先做基礎支撐、
水源、電線、廁所整理好、
招牌和塔頂重新粉刷等等,
除此之外他還有許多計畫、
像是重建國旗升旗台及天橋、上方整理為小型露營區方便山友一早上山、
前方廣場販售涼飲及部落產品給山友補給,
他說希望能在明年1/1重新開幕。

但需要做的事情還太多
截至目前為止他已花了將近100萬台幣、已幾乎是他全部的儲蓄,
且假日通常是部落族人上教堂禮拜的時間、很難請的到工人,
所以他現在實在缺錢又缺工、
蔡先生又是個斯文人、不好意思在山莊外白板明白地寫出亟需要重建基金、僅說期望各位山友小額捐款,
像我不知情的山友還以為莊主是希望每人五十一百的小額捐款、不知道是需要這麼大金額的“小額捐款”,
他也老實說這幾個月募款箱的金額真的不多大約三千多而已、但還是感謝山友們的愛心,

當天聽到蔡莊主自己一個人出錢出力為山莊付出這麼多只為能讓祖先驕傲其實很受感動,
金錢方面我可能沒辦法幫忙太多、但僅用我的照片和文字盡一份心力,
期望各位朋友如果有機會道李棟山莊拜訪、也認同蔡莊主的努力,投捐款箱也好、當面交給他也好,
能給他一些金錢上的幫助,協助順利復原回那個各位山友懷念的李棟山莊!

聖母峰基地營之旅影片全記錄

2018年的聖母峰基地營之旅(簡稱EBC),

因為當初沒有妥善安排畫面、加上路程真的讓我身心俱疲,導致畫面零散不齊無法剪出一支連貫、自己滿意的作品,這些檔案就在硬碟封存了快2年。

直到最近,決定就算剪的很爛還是要剪出一個成果,算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也不辜負這些精采的畫面, 影片只有很單純得照時間軸接在一起、畫面不足的地方用照片補齊,

沒有激昂的配樂、沒有華麗得轉場, 只有我喘到炸的呼吸聲xD, 希望能讓大家更了解EBC的美!

使用器材-

影片:Gopro 6 Black + Feiyu WG2

照片:Iphone 6 , 5D3 + EF 16-35mm F4 , EF 35mm F2 , Tamron 28-300mm

尼泊爾EBC健行-山屋飲食

今天來分享EBC健行途中常見的餐點,

其實山上飲食選擇不少,

常見的中式炒飯炒麵、西式的吐司義大利麵、當地料理都有。

但山上食材大部分的是起司、乾燥蔬菜、罐頭食材所組成,

吃到後來其實有點膩,((是說海拔5000公尺還有旅館供應餐點該知足了

食物價位也從低海拔處一路往上攀登,

給大家看一下不同海拔旅館的菜單-

這是Phakding(2640m)附近的價位(以當時的匯率來說大概是X0.27=台幣)

IMG_1808 IMG_1807

這是Namche Bazzar(3440m)附近Everest View Hotel的價位(這家是高級旅館特別貴、不是Namche的物價水平)IMG_2240 IMG_2241

這是Tengpoche(3870m)附近的價位IMG_2560 IMG_2559

這是Gorakshep(5140m)附近的價位
IMG_3373 IMG_3374


再來分享健行中我點過的餐點種類

1.炒飯:配料通常都只有蛋絲、乳酪絲、乾燥蔬菜,一份我完全吃不飽…
IMG_1819 IMG_2934

2.炒麵:和炒飯差不多都是加蛋、乳酪絲、乾燥蔬菜,只有懷念中式口味時會點來吃
IMG_2621 IMG_3517
IMG_9797 IMG_9817
IMG_4361

3.Dal Bhat:有點類似台灣的便當吧,白飯配薄餅、幾樣小菜、豆子湯,好處是每樣東西都可以續(除了肉)、一定吃得飽,但豆子湯的味道我不太習慣
IMG_1851 IMG_1920
IMG_2486 IMG_2565
IMG_3029

3.披薩 :中規中矩,如果懷念西方口味時可以點!IMG_1847

4.鮪魚三明治和薯條:點過兩次都是吃到很乾的罐頭鮪魚,抹了厚厚的美乃滋才好入口,但算不錯吃!
IMG_2143 IMG_9770

5.炸馬鈴薯和荷包蛋:真的很單純就一大盤馬鈴薯,狂沾番茄醬吃但吃到最後非常膩但很飽
IMG_3852 IMG_2803

6.烤土司和蛋:早餐清淡又營養的組合,我點了蠻多次
IMG_9850 IMG_9712
IMG_1856 IMG_9823

7.法國吐司:也是熟悉的好味道,當早餐吃很棒!IMG_9692
IMG_9799

8.MoMo:不管在山區或市區都是我最愛的食物,內餡濕潤好入口、味道又棒,可惜的只有份量少要多點其他東西才吃得飽
IMG_2936 IMG_9690

9.義大利麵:醬跟麵條不同家差異很大,但都不錯吃
IMG_3377 IMG_4045
IMG_9833 IMG_2943

10.泡麵:口味是台灣也買得到的韓國辛拉麵,記得走完Cho la pass走到快虛脫後吃到這碗熟悉的味道感動到快哭出來,雖然這碗要價Rs800(台幣約230),但吃完馬上又加點了一碗IMG_3702

11.湯麵:很單純的高湯配麵條沒什麼料,但熱熱的湯喝完很舒服
IMG_9768 IMG_9733

12.蔬菜湯和炒蔬菜:本來想多補充蔬菜所以點了這一道,但這家的調味我不愛後來沒吃完
IMG_3152

13.烤餅:聽嚮導說是西藏做法的烤餅,有甜有鹹、餅皮脆脆的沒有調味IMG_2309
IMG_2311 IMG_2946
IMG_2809

14.蛋糕:在Gokyo湖邊很享受的一頓,不得不說蛋糕真的好吃,能夠在海拔5000公尺吃到蛋糕卻不雷感覺很神奇IMG_9760

15.爆米花:在Gokyo多待一天下午太無聊,點一盤打發時間的
IMG_9791

16.犛牛牛排:整趟健行我一直很好奇的一道料理,但因為價錢昂貴所以我等到下山到Namche才點了一次當作慶功宴,感想是肉超級硬….又完全沒有油脂,吃一次當經驗就好、牙齒不好勸你不要嘗試IMG_4280

看完以上食物分享有沒有流口水呢(我猜是完全沒有xD),

雖然山上的飲食不一定美味,但整趟健行完全不用動到手就能享受到多樣化的食物還是很幸福的!

所以每頓我幾乎都懷抱感恩的心把它吃光光,

歡迎大家分享你在山區健行途中吃過什麼樣的食物,

我是Brian,我們下次再見!

尼泊爾加德滿都-美食篇

IMG_1467


前一陣子突然很懷念尼泊爾便宜又好吃的momo,決定來打篇美食篇來回味一下整趟旅途上吃到的美食。

1.

名稱:Hometown或Oldtown的半熟蛋加央醬吐司

地點: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內

馬來西亞朋友強力推薦我轉機的時候一定要去吃的美食,

她本來推薦我去oldtown結果我第一間去成另一間名字很像的hometown,

但兩家吃過後味道大同小異所以都可以去,

加央醬是一種椰漿調製成的綠色抹醬,很像抹茶、吃起來無法形容但會讓人一口接一口,

一早來份加央烤土司、甜滋滋的覺得很幸福!

IMG_1187 IMG_1253
IMG_1258

2.

名稱:Hotel Lily的漢堡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塔美爾市區

Hotel Lily是當地有名的老牌旅館&餐廳,

據說很多名人登山家都會選擇在此入住,

我最喜歡Hotel Lily的漢堡,

尼泊爾漢堡的麵包體很特別、是很扎實的麵體,

小小一顆就可以吃很飽、不像台灣速食店漢堡麵包吃完還是很虛,

而我在尼泊爾吃裡很多家漢堡最鍾愛Hotel Lily的,

雞肉漢堡吃得到滿滿雞肉餡而不是冷凍雞肉排,

配上一壺尼泊爾奶茶超滿足,

甚至在下山回市區之後還去報到吃了好幾餐。

IMG_9528 IMG_9525

3.

名稱:Delicious MoMo Pasal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

我的嚮導Raj聽到我很喜歡吃MoMo特定安排下山之後帶我去市區吃一家

當地人的MoMo名店,MoMo有蒸、煎、炸三種做法可選擇,

之前都吃蒸的這次嘗試煎跟炸,吃完還是喜歡蒸的口感比較清爽,

但店內的自製沾醬跟辣醬真的是一絕,吃起來很過癮。

IMG_4415 IMG_4417
IMG_4421 IMG_4422
IMG_4419 IMG_4420

4.

名稱:Newari Khaja Center的MoMo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塔美爾市區尾端

在我的民宿旁不起眼的小店,藏身在熱鬧的塔美爾市區中,

價位非常便宜!口味又好!

我來這吃了好幾餐MoMo,

但環境較簡陋衛生有點堪慮,

我吃了那麼多餐都沒拉肚子就是了。

IMG_4955 IMG_4643
IMG_4645

5.

名稱:新重慶味餐廳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塔美爾市區

在異鄉想念家鄉料理的救贖,又便宜又好吃!

這間是在背包客棧上發現的名店但現已搬家到巷子中、

原址變成一家蘭州拉麵吃過覺得普普,

老闆會講中文、手藝又好,

強力推薦他的牛肉麵、

能夠在異鄉吃到一碗又辣又嗆的牛肉麵真的感動得痛哭流涕,

特地跟老闆說回國一定會幫他宣傳,

好像因為新址比較隱密、那兩週去吃都覺得生意沒到很好,

請大家有機會多去捧場,別讓這麼道地的餐廳消失呀!

IMG_4504 IMG_4510
IMG_5199 IMG_4521
IMG_5201

6.

名稱:千種咖啡 Chikusa Coffee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塔美爾市區

好像是日本人開的咖啡廳,但店內只有一位當地人員工,

單價不算低在當地應該算高消費了,

我點的是早餐組合,

厚片烤得非常有水準、咖啡也是我喜歡的烘焙。

IMG_4527 IMG_4530
IMG_4534 IMG_4539
IMG_4536

7.

名稱:  Pumpernickel Bakery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塔美爾市區

歐美觀光客常去的名店,

消費較高但麵包水準非常高,

我點了一個基本款淺艇堡、吃完念念不忘,

明明只是單純的麵包、培根、生菜、醬汁的組合,

為什麼可以讓人一口接一口、吃完讓人覺得悵然若失,

如此簡單的組合但每樣比例搭配得恰到好處,

真希望有生之年還能再拜訪吃一次。

IMG_4715 IMG_4716
IMG_4720 IMG_4739
IMG_4736 IMG_4740

8.

名稱:街頭無名Lassi

地點:兩家都在杜巴廣場附近

一杯難求的Lassi,來尼泊爾必喝,

喝起來像優酪乳+果乾,大熱天喝上一杯真的很過癮,

生意很好看老闆的手都沒停過、想喝要主動幾去櫃檯付錢不要傻傻等店員叫!

IMG_4766 IMG_4767
IMG_4769 IMG_4856
IMG_4859 IMG_4860

9.

名稱:La Dolce Vita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塔美爾市區

單價很高的義式餐廳、前菜主菜甜點等都單點,

一整套點下來台幣可能要快破千(帳單金額還要加23%的稅),

是因為網路評價很高看它歐美觀光客的愛店、

所以才想單純來吃盤義大利麵看看厲害在哪,

我點的是類似滑蛋奶油醬義大利麵,

麵條和醬汁水準的確很高,

但單吃到後來有點膩、要點個配菜交換著吃會比較好入口。

IMG_4930 IMG_4931
IMG_4938 IMG_0188

10.

名稱:Mahaaja Restaurant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塔美爾市區尾端

偶然經過發現的小店,

裡面環境舒適、單價便宜、食物又不差,

披薩、漢堡、炒菜都好吃,

臨時想不到去哪吃時都來這解決。

IMG_4969 IMG_4972
IMG_4976 IMG_4992
IMG_0346

台灣中級山:豐阿O型縱走紀實(水漾森林、眠月線、神木、新阿溪縱走、千人洞)

地點: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

難度:中-易(但很累!)

時間:2018/03/02 (五) — 2018/03/05 (日)

預計行程:

D1:3/2(五)暨南大學>>停車場→石夢谷登山口→情人谷瀑布→石夢谷→塔山車站。
D2:3/3(六)塔山站→眠月站→石猴站→松山→眠月神木→水漾森林。
D3:3/4(日)水漾森林→千人洞→臥船洞→行豐吊橋→停車場>>暨南大學。

Flickr完整相簿:https://www.flickr.com/photos/101441452@N04/albums/72157692489954631


Day1:

↓抵達豐山停車場檢裝,遇到一隻好客的小米格魯,從到豐山前1-2公里就追著我們的車到豐山。

IMG_2276

↓往上走水泥路到石夢谷登山口,此處地很光滑,登山鞋容易打滑。

IMG_2283

↓途中經過回程出來的豐山吊橋。IMG_2284

↓登山口,準備開爬!IMG_2287

IMG_2288

↓抵達仙夢園午餐休息,不知道以前營業的風光時期會是什麼樣的氣氛。

IMG_2294

IMG_2299

↓繼續往石夢谷出發

IMG_2324

↓抵達石夢谷

IMG_2342

↓沒想到米格魯一路跟我們爬到這了,怕他沒力氣大家分了點糧食餵他吃,到這裡後他就沒再跟我們繼續走而是跟著另一對石夢谷來回的夫妻下山了,本來想說下山回豐山還有緣遇到他的話要領養他,結果回去的時候沒再看到他了。

IMG_2349

↓很奇妙的景觀,石窟內有眾多渾圓的石球,不禁令人讚嘆山神的雙手,此處水源透徹乾淨,我們在此取水背到塔山(超重超累…)。

IMG_2361

↓經過惡夢重裝陡上後,終於到了住宿點塔山車站。

IMG_2466

↓往阿里山方向探險,本來想走到明隧道,可惜天快黑不想摸黑,走到某個隧道後就回頭。

IMG_2524

Day2:

↓繼續往石猴前進

IMG_2547

↓走起來會上癮的鐵橋,總共大約15條。

IMG_2582

↓此隧道的景觀特別讓我喜歡。

IMG_2601

IMG_2607

↓到這鐵橋就即將進入鐵橋段尾聲了。

IMG_2648

IMG_2682

↓眠月工作站,裡面還有殘留的過去文件。

IMG_2695

IMG_2702

IMG_2710

↓到石猴遊憩區後,石猴車站就不遠了。

IMG_2734

↓已斷頭的石猴

IMG_2744

↓石猴車站,這裡是個很好的露宿點。

IMG_2746

↓後方山坡就是往舊溪阿縱走的路,這裡蠻好拍的,玩起瑪莉歐的蘑菇哈哈

IMG_2764

↓20年前的飲料罐,讓人感覺這裡的時光停留在20年前

IMG_2769

↓即將遇到高繞段

IMG_2802

↓看到此處斷軌就右切高繞,此處也是松山的登山口。

IMG_2810

↓抵達松山,沿途布條明顯天氣好不太會迷路,這裡有兩個山頂石柱,不同時期搭的。

IMG_2843

↓陡上完開始陡下,雖然是下坡但可一點都不輕鬆,一不注意腳很容易扭到。

IMG_2855

↓終於接回舊鐵道,兩位先到的隊員等我們等太久就地睡午覺。

IMG_2856

↓接下來持續陡下往亞杉坪林道

IMG_2877

↓很新的伐木遺跡,還聞得到濃濃的檜木味,當下有點震撼原來盜伐離我們這麼近。

IMG_2866

↓抵達酒瓶營地,亞山坪林道就在旁邊而已。

IMG_2879

↓酒瓶營地前方溪谷雨季應該可以成為穩定取水點。

IMG_2880

↓接到亞山坪林道15.8k,這裡看來是個很棒的露營點我很想在這裡過一晚,可惜今晚目的是水樣。

IMG_2886

↓接下來路方向基本上是沿著林道走,但因為很多段嚴重崩塌所以需要低繞再高繞接回林道,走起來有點累人。

IMG_2891

↓樹根都這麼粗了,好好奇還有樹幹的時候是多麼驚人呀。

IMG_2897

↓抵達三岔路口,輕裝去看眠月神木

IMG_2906

↓一看到這棵神木立馬愛上祂,仰望著祂遲遲無法回神,祂實在太太太壯觀了。

IMG_2950

↓天色不早了,趕緊回程往水漾

IMG_2962

↓三岔路到水樣不算遠,也算好走,但我們來得太晚好營地都被搭完了,只能睡在有大石粒的營地上,這晚睡得很辛苦。

IMG_2964 IMG_3057

Day3:

↓離開水漾準備回程,右切往鹿屈山,我們是左切延著湖往下游走。

IMG_3071

↓水漾下游匯流口

IMG_3099

↓再往下會越過河床,此處路標不明顯,需仔細看路跡走。

IMG_3108

↓抵達千人洞,可容納千人真的不是開玩笑,然後到達此處前有幾處近乎垂直的石壁要通過,不太好走。

IMG_3129

↓最後一段回程路走到有點煩,一直在看到了沒到了沒,因為豐O排三天真的很趕,走到第三天真的有點累了想趕快結束,然後一到吊橋突然開始下大雨,雖然慶幸沒淋雨走山路,但最後回停車場的水泥平路太滑我摔了個狗吃屎,人跟背包也淋的透濕,算是個很難忘的結尾!

GOPR3085

台灣百岳:奇萊主北紀實

地點:奇萊主北峰,位在台灣南投縣花蓮縣交界處,地處中央山脈主稜北段。

百岳難度分級:B(A至C+級,A為最易)

時間:2017/08/13 (日) — 2017/08/15 (二)

預計行程:
D1:08/13 (日) 暨南大學0900 →萊登山口1200 → 成功山屋 1600 (山屋過夜)
(車程2.5 小時,爬山約3 hrs)
D2:08/14 (一) 成功山屋0600→稜線山屋0930↗↙奇萊主峰1200↗↙稜線山屋1330 (爬山
7.5hrs)
D3:08/15 (二) 稜線山屋0500→奇萊北峰0700 (奇萊北峰岔路口下大背,輕裝攻北峰)→成
功山屋1000→奇萊登山口1300→暨大1530 (車程 2.5 小時,爬山 6 hrs)

Flickr完整相簿:https://www.flickr.com/photos/101441452@N04/sets/72157684236027122


Day1:

↓抵達合歡山松雪樓下方的奇萊登山口

IMG_7957

↓先經過一段密林

IMG_7965

IMG_8046

↓視野開始開闊

IMG_8056

IMG_8085 IMG_8133

↓抵達成功山屋

IMG_8145

↓山屋內可以烹煮

IMG_8157

↓成功堡山屋

IMG_8175

↓成功山屋附近水源處

IMG_8182

↓五星級環繞風景廁所

IMG_8197


Day2:

↓爬一小段石瀑

IMG_8235

IMG_8238

↓上稜線

IMG_8288

↓稍微有點危險的地形

IMG_8312 IMG_8315

IMG_8339

↓絕美的奇萊稜線

IMG_8391

↓搭帳

IMG_8400

↓輕裝準備攻頂奇萊主峰

IMG_8442

↓稍微暴露的地形,但走起來很安全

IMG_8496 IMG_8511

↓攻頂主峰前最後一段攀爬地形,有危險性也蠻恐怖的

IMG_8556

↓遙望右側的卡羅樓斷崖,到現在都還沒圓夢走過一趟

IMG_8561

↓攻頂奇萊主峰

IMG_8578

↓回搭營處拍日落雲海

IMG_8624

IMG_8702

↓難忘的咖哩

IMG_8706

↓沒腳架克難拍出的銀河,但高山空氣好,星星直接爆框

IMG_8721


Day3:

↓充滿純色塊的夢幻日出

IMG_8728

↓光線慢慢灑在稜線上照亮大地

IMG_8775

↓一早準備出發最後的目標-奇萊北峰

IMG_8801

↓黑暗奇萊大概這麼來的吧!

IMG_8812

↓前半段都還算好走

IMG_8830

↓登頂前的攀爬地形,尤其攻頂前有一段暴露感非常強烈,難度比主峰更勝一籌,攻頂前因為太緊張專心攀爬所以沒再多拍照片

IMG_8841

↓費了好大勁終於攻頂,北峰眺望視野

IMG_8844

↓拍完合照之後相機電池就沒電了,一開始有點擔心下北峰,但後來覺得下山比上來容易多了,最後也平安回到登山口結束行程,是我一次很難忘的登山經歷!

IMG_8855

2018聖母峰基地營EBC之旅行前準備篇

IMG_3361


文章章節(可善用Ctrl+F或Command+F搜尋)

  • 1.路線篇
  • 2.訂團篇
  • 3.交通篇
  • 4.住宿篇
  • 5.裝備篇
  • 6.文件篇
  • 7.旅遊書
  • 8.體能篇

1.路線篇

2017年5月當我決定前往尼泊爾時第一個遇到的問題就是選擇健行路線。

尼泊爾境內擁有世界10大高峰的8座(2座在巴基斯坦),其中包括了最高峰聖母峰,因此世界各地的登山客趨之若鶩期盼能一覽世界10大高峰的丰采、甚至攻頂,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下,尼泊爾因而發展出幾十條登山路線,從入門的步道型路線到探險級的攀登型路線一應俱全,而其中幾條熱門的路線也各自發展出成熟的商業模式,從旅行公司到嚮導挑夫、食宿、登山裝備都一應俱全,接下來我列出的是比較屬於入門到中階的健行路線,給大家做參考(列出的所需天數都是純健行天數,不包含在加德滿都市區活動及飛機轉機天數)。

(一)布恩山小環線(Poon Hill Trekking)
健行天數:4-8天
難度:入門
這條路線算是就我所知尼泊爾最簡單的登山路線,距離短、步道緩,不用上到高海拔環境忍受風寒就可以輕鬆欣賞到7000-8000公尺高峰,其中包括世界第十高峰Annapurna I以及尼泊爾的聖山魚尾峰。dhaulagiri I & rhododendrons from poon hill View-Poon Hill-Nepal
Poon Hill Sunrise

(二)安娜普爾納大本營線(Annapurna Base Camp Trekking, 簡稱ABC)

健行天數:6-10天

難度:入門至進階

不同於Poon Hill路線,ABC路線可以更近距離地觀賞Annapurna I和魚尾峰,也有人會安排和Poon Hill結合一起走欣賞不同視角的美景,行程最高點會到達4110m的安納普納基地營(大本營),此路線海拔稍高有機率發生高山症以及秋冬後半段路會積雪不好走,所以稍有點難度。

Jaw dropping views. #iphoneography #hiking ABC1
Machapuchare (Fish Tail) mountains as seen at sunrise 在登山口波卡拉拍攝的魚尾峰

(三)安娜普爾納大環線(Annapurna Circuit Trekking, 簡稱ACT)

健行天數:13-20天

難度:進階

ACT路線是有機會也很想去走的路線之一,它整整將安納普納山區走了一圈,距離非常長,除了可以見到高山隘口、湖泊的景觀,還可以體驗從印度教到藏傳佛教不同的山地文化。

Annapurna Circuit Trek
Annapurna Circuit Trek Annapurna_circuit_map01
路線長度比較

(四)上木斯塘線(Upper Mustang Trekking)
健行天數:10-15天
難度:入門至進階
木斯塘出自藏語,意為「富饒的平原」,因為開放的較晚,加上目前當地還是嚴格限制每年1000人入園,,所以是一條相對冷門的健行路線,途中除了可以見到古老的藏傳佛教文化,還可以看到類似西藏阿里的壯闊高原景色。
The Cradle of Life (Upper Mustang) Dhakmar - Upper Mustang
Chorten on way to Choya La pass Chele, trail to Ghyakar (Upper Mustang)
Upper Mustang Trek

(五)蘭塘線(Langtang Valley Trekking)

健行天數:6-10天

難度:入門至進階

傳說中藍塘山谷是由一位西藏僧侶為追尋迷途的犛牛而發現的,在藏語中lang是指「犛牛」,tang則是「跟隨」,距離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只有不到一天的車程,如果想要短時間內欣賞到壯麗的山谷風景或各個古村落文化,藍塘線是很棒的選擇,這條線路也有不同的走法,天數稍長的話也可以走到美麗冰川湖泊Gosainkund Lake。

On the road to Syafru Bensi
Langtang village Himalayan Mountains - Bhote Kosi river
Bus Wash Himalayan Mountains - Bhote Kosi river

(六)聖母峰基地營線(Everest Base Camp Trekking,簡稱EBC)
健行天數:9-15天
難度:進階
EBC最吸引人的莫過於可以相對輕鬆、相對少的費用到聖母峰基地營親眼目睹聖母峰的丰采,但除了到登山口要搭上赫赫有名的玩命飛機外,距離較長、2/3時間以上都在海拔4000-5000公尺環境,對身體適應力是一大挑戰,此路線有很多變化,有的人還會去爬基地營旁的Kala Patthar或者經過Gokyo湖區欣賞高山湖泊。
IMG_3348 IMG_3476-2
IMG_3646 IMG_3971

以上是尼泊爾近幾年較熱門的健行路線介紹,路線簡介中我本來很想加入行程花費,但礙於各路線走的天數差異,及不同旅行社或自行接洽嚮導等因素所得到的價格落差很大,所以最後沒有加入,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的行程頁面,我幫我的嚮導Raj所刊登的路線方案,他所設定的天數是中等偏長,所以不用擔心走得太累,而價錢不一定是最便宜但絕對符合行情不會敲竹槓。


2.訂團篇

決定好路線之後再來就決定是否聘請嚮導挑夫、向國內還國外旅行社訂行程,

以我去的EBC行程為例,依我了解大概有3種方式可以前往,

1.全自助:不聘請嚮導挑夫,自行出國、走完全程,不建議初訪者或獨行。

2.半自助:向當地旅行社或嚮導訂團,自行前往到尼泊爾市區或登山口和嚮導挑夫會合。

3.跟團:向台灣旅行社訂團,就像一般旅行社出國一樣,行程食宿免煩惱,有台灣領隊隨行。

行程花費:跟團(約台幣14萬) > 半自助(約台幣9萬) > 全自助(約台幣6萬)

英文溝通:全自助 = 半自助 > 跟團

行程自由:全自助 = 半自助 > 跟團

危險程度:全自助 >> 半自助 > 跟團

綜合以上結論,評估花費以及危險性,

2017/06最一開始本來想嘗試半自助EBC,但在家人阻止以及評估旅費下決定向國內旅行社下訂ABC行程,結果2017/10旅行社告知人數不足流團,我毅然決定自行嘗試半自助。

早在2017/09的時候我就有預感會流團所以就開始搜集背包客棧網友推薦的當地山區嚮導、旅行社並用email詢問行程及花費,同時間也在背包客棧徵求旅伴,有幾位有興趣的網友可惜聽到價錢後最後都不了了之,最後決定自行前往,

2017/10一收到旅行社退款後,因為怕機票團費會持續漲價所以一週內就選定了旅行社付了訂金、訂了國際機票,我沒打算在這邊公開我選的旅行社替他打廣告,因為在後續旅程中發生了許多雷事都是因為他們的疏忽(機票訂錯名字、嚮導臨時換人…),我沒公開罵他們已經很給他們面子了。


3.交通篇

機票部分我參考了3個網站

1.Sky Scanner(查詢機票行情

2.背包客棧

3.Hello Ticket

雖然看大家最常推Sky Scanner,但它的介面我覺得有點繁雜,而背包客棧搜尋結果顯示的票價不含機票稅不方便比價,所以最後決定在介面用起來最舒適的Hello Ticket訂票,客服的效率、態度等都讓我滿意。

台灣到尼泊爾的國際機票行情大約是台幣13000-23000,我在出發前半年訂的價格是15500,因為等不到13000的票又擔心之後價格不降反升,所以就先入票為安了,航空是馬來西亞航空,我想是前幾年馬航空難的關係大家能避則避,馬航機票價格幾乎和馬印航空等聯航一樣,而正規航空又內含飛機餐及30+7公斤行李托運,雖然飛安事件人心惶惶,但看了看荷包還是能省則省,所以還是馬航給它訂下去啦~!

這邊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小細節是,台灣飛尼泊爾還有一個南方航空也是屬於蠻便宜的機票選擇,它也是多數台灣旅行社會選擇的航空,但有可能會出入境廣州轉機必須驗台胞證,我台胞證過期如果只為了轉機查驗,重辦會多了快2000塊成本不划算,所以我沒選擇南方航空的機票。

在台灣機場接駁部份我是搭統聯的台中-機場線,班次多也不貴。


4.住宿篇

除了在山區健行外,我當初也預留了十四天在尼泊爾市區,一方面為飛機Delay作緩衝,一方面想留點時間好好休息、多感受一下尼泊爾的生活步調。

最後參考了尼泊爾達人Ruby的分享選擇了

Mount Annapurna Guest House (注意不是另一間Hotel Annapurna,價格差好幾倍。)(查詢空房

IMG_4464

訂了9晚才美金108,非常便宜!

房間非常寬敞有2張大單人床、衛浴也非常新、熱水充足,

雖然沒有冷氣但風扇吹起來也還算舒適。

而當初飛機去程在吉隆坡機場轉機有24小時的間隔,

我選擇在機場內的膠囊旅館 – KLIA2 (Capsule Transit (Airport Transit Hotel) – KLIA2)(查詢空房)睡一晚,不用出境又不貴,可惜各時段入住的轉機房客來回走動聲響大,我那晚睡的很不好。

IMG_1196 IMG_1209

IMG_1198


5.裝備篇

如果平常沒在爬高山的話,這邊的裝備也要有花上一筆的準備,準備1-3萬的預算。

我的建議是登山鞋跟貼身保暖衣物等用買的,以後用到機會比較高,睡袋跟登山背包借得到就用借的不要買,除非真的以後有想常爬山的打算。

下面是我準備的裝備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有些裝備旅行回來後檢討我也覺得其實可以不帶。

登山裝備

1.70L大登山背包:租的(註),我覺得要帶75L或者東西再帶少一點,我東西帶太多不夠裝結果食物外掛在揹包外面,機場拖運時整包掉包不見…。

2.30L小登山背包:當隨身包使用。

3.護膝:爬山必穿,不然下山很傷膝蓋。

4.犀牛化纖四季睡袋:感謝顏家人贊助出借,在山區完全沒冷到,但這顆體積稍大還是要羽絨睡袋才好攜帶。

5.Scarpa Gore-Tex高筒登山鞋(我買這雙):好穿耐操又保護腳腕,這個錢不要省。

註:請參考背包客達人-藍白拖,所創立的背包合作社,感謝他的努力讓我省了這筆大開銷。

衣物

1.Mont-Bell防風雨外套(我買這件):當最外層,不佔體積好收納又擋風擋雨很耐穿,超推!

2.Uniqlo羽絨外套:怕刷毛外套不夠暖多帶的,但感覺可以不帶。

3.Marmot刷毛外套:羽絨較暖但怕濕,刷毛外套解決了這個問題適合行進間流汗穿著當中層衣,但體積大不好收納。

4.保暖長袖 x2:PARADOX跟ODLO各一件,分別為海拔4000、5000以上穿著。

5.短袖排汗T x4:穿雜牌就夠了,帶個2-3件就好,海拔3500以下穿著。

6.T-TEX防風雨長褲:台灣自創品牌,效果好又便宜,推!5000公尺以上穿著。

7.美津濃運動長褲:4000公尺以下穿著。

8.排汗五指襪 x2:內層襪,五指襪防腳趾起水泡。

9.SmartWool羊毛襪(我買這雙):外層襪,除臭超強,穿了15天無明顯臭味。

10.保暖手套:必帶,5000公尺以上手指會凍的你吃手手。

11.保暖睡衣一套:可不帶,太佔空間。

配備

1.衣物壓縮袋 x2:好用,推薦帶。

2.登山杖 x2:必帶,一支就夠了我是怕弄丟一支才帶兩支。

3.防曬乳:必帶,高海拔的日曬會把臉部曬傷。

4.外掛太陽眼鏡片:必帶,4000公尺以上一直戴著,不然雪山白色反光會看到眼睛受傷。

5.護唇膏:必帶,不然到後期嘴唇會很痛。

6.600ml保溫瓶:使用率不高,因為行進間都喝水袋,在旅棧也直接點飲料喝,唯一好處是行進時可以裝熱水喝,但放沒幾小時就會冰掉了。

7.2L水袋:必帶,1-1.5L就夠了。

8.小米行動電源20000×2,10000×2 (我買這個):如果你願意全程花錢在旅棧充電那帶一顆就夠了,像我全程沒花錢充電應該總共帶40000mah就夠了,我帶太多(擔心相機沒電)。

9.220v國際轉換頭:尼泊爾的插座很奇怪,我買的轉換頭插上去很鬆,可能當地買才會比較合用。

10.記憶卡128g x3 64g x3 32g x3(我買這張):5D3全程RAW檔+GoPro 2.7K錄影所以記憶卡準備很足,但晚上的時候很無聊沒事做會挑刪照片,最後總容量用不到一半。

11.單眼,GoPro,IPhone的USB頭充電器(超推這條終生保固免費換的鋼鐵線!!):記得準備可以直接用行充充的USB頭充電線,山區要插插座充電一定都要錢。

12.瑞士刀:沒什麼用到,但帶著不佔空間。

13.曬衣繩:回市區旅館洗衣用的到。

14.藍白拖:必帶,不用一直穿很重的登山鞋。

15.濕紙巾1包:必帶,山區不能洗澡可以拿來擦澡,擦完的清爽感讓你感謝上帝。

16.衛生紙1包:必帶,山區廁所沒提供衛生紙要自備,我帶一包15天剛好用完。

17.頭燈:必帶,晚上出門比較安全。

18.耳機:無聊時聽音樂。

19.高度計:我買八合一的,主要看海拔,小米運動手錶那種應該更好用。

20.行李秤:超好用,讓你秤行李有沒有超重。

21.鎖頭x4:鎖大小背包拉鍊,自己一個人行李不在身邊的時候還是加到保險比較好。

22.暖暖包:晚上睡覺丟睡袋一覺到天亮。

23.百岳行李託運袋:把大登山包整個包起來好丟托運,避免托運期間勾破背包或行李掉出。

24.撲克牌:山區晚上消磨時間用,外國人也會打大老二不用擔心。

25.小說一本:建議挑本耐讀的,我帶達文西密碼3天就看完然後就不想再看第二次了。

26.GoPro 6(商品資訊):錄影組合,下次出國我會想專注在拍照就好,同時要兼顧錄影跟拍照真的很累,但不錄影又會覺得可惜很兩難…。

27.5D3+16-35mm F4+28-300mm F3.5-6.3+35mm F2:拍照組合,鏡頭的配置都算精簡輕量了,但總重還是高達2.5kg,這部分重量為了畫質還是很難妥協。

28.相機背帶:記得帶減壓彈性背帶,脖子會輕鬆不少。

29.章魚腳架:沒用到,可自己堪約要不要帶。

食物

1.豬肉乾:登山前遺失無緣嚐到。

2.檸檬鹽糖:登山神物,全聯就買的到,可惜登山前就遺失。

3.綜合堅果:當行動糧路上隨時補充熱量,可以跟果乾混一起吃比較不乾好下嚥。

4.寶礦力沖泡粉:登山前遺失無緣泡到。

5.燕麥棒:太多而且太乾後期吃不太下,後來都送人。

6.鯖魚罐頭:怕山上食慾不好促進食慾用的,但登山前遺失無緣嚐到。

7.蘋果:到加德滿都在買不要傻傻從台灣帶,也是促進食慾,不充維他命用。

8.薑粉:本來想帶著泡薑茶暖身體,但一樣登山前遺失無緣嚐到。

9.水果乾:推。

10.起司條:快速補充熱量。

11.能量果凍:登山前遺失無緣嚐到。

我怕吃膩所以食物帶很多種類,

但以上挑個3-4樣帶就好,吃不完只是徒增重量。

藥物

1.斯斯感冒藥:輕微咳嗽的時候就開始吃避免感冒加重影響體力。

2.正露丸腸胃藥:怕吃到不衛生的食物。

3.丹木斯高山症藥:丹木斯要吃需要爬山前1週開始吃,在山上高山症發作後吃已經來不及了,但因為他副作用強烈我一直不想吃,只是帶安心的。

4.牙痛止痛藥:我最怕牙痛,所以出國前掛號跟牙醫拿的藥。

5.外傷萬用膏:處理跌倒等外傷。

6.B群:蠻推薦的,我覺得有吃精神比較好。

7.淨水藥水:到後期水賣很貴,所以在村落買淨水藥水直接淨溪水來喝。

以上裝備大概花了台幣30000,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打包後的行李,

IMG_9351 IMG_9352

沒記錯的話總共是22+7公斤。

吸睛度很高的攝影組合(拿起來重量很不浪漫…)

IMG_0043

總容量760G的記憶卡

 IMG_0049


6.文件篇

1.台灣護照

2.身分證

3.高山意外險保單

4.VISA信用卡

5.機票影本

6.地圖

7.旅遊書:Ruby的‘尼泊爾玩全攻略’

8.大頭照x4

9.現金

護照部分如果你跟我一樣還沒當兵的話,記得去內政部役政署網站線上申請役男短期出境並列印證明,機場出關的時候會看,這個很重要,沒申請很有可能會卡在海關出不去!

高山保險推薦保World Nomad,線上就可以加保用信用卡付款,它是市面上少數提供海拔4000公尺以上直升機救援的保險。

VISA卡記得先在台灣臨櫃開啟國際提款功能,我沒開啟到後期錢不太夠用就領不到。

我比較怕出事還把以上所以文件用手機翻拍存成電子檔一份,以防文件遺失時至少還可以開手機證明。

現金部分以美金為主,台幣也帶一些,金額要評估一下記得要把嚮導小費算進去(付美金),我美金大約帶了1500,其中250是給嚮導跟挑夫的小費。

現金可分袋裝放不同處分散風險。

IMG_9349


7.製作旅遊書

我做的旅遊書

book.jpg

因為剛下機或在山上不一定有網路,所以把行程重要資訊製做成紙本我覺得蠻重要的,

包括:證件照、班機資訊、轉機動線、行程摘要、當地日常會話、地圖 ,

還有沿途拍照點、方位、時間,市區紀念品店、小吃、景點 等等,

一開始整理資訊的時候很爆炸,但完成後蠻有成就感的。

完成後我送去印刷店印1/4 A4大小(方便放口袋收納),再請老闆裁切裝釘,

一本不到200塊!


8.體能篇

除了旅費外我想大家另一個很大的疑慮就是自己體力夠不夠走完全程。

我當初計畫一年的準備期是前8個月打工存旅費、後4個月加強鍛鍊體能,

走完回來我覺得自己的體能算是僥倖通過,一方面也是走得景點較多天數較長,

中間有幾天真的累得很崩潰。

我覺得很難評估體力是否能走完全程,但旅行中可以視情況和嚮導隊友討論刪減行程,

都是可行的辦法。

訓練部分因為大背包有挑夫幫忙背所以負重能力其次建議著重在肺活量的鍛鍊,

當初我做的訓練有:

每週慢跑山坡5公里2次

多參加校內登山團爬百岳

出發前幾乎每週往合歡山跑讓自己適應高海拔環境

建議要前往的人可以加強慢跑的強度跟頻率。

有其他問題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我們下次見!

聖母峰基地營(EBC) 15問(2018心得)

IMG_3346

1.什麼是EBC?

EBCEverest Base Camp(中文稱 聖母峰基地營 又稱 聖母峰大本營)的縮寫,通常攀登聖母峰頂的做法是在海拔5000公尺左右到山頂之間設數個常駐營地,團隊做階段性來回攀登,也方便登山者在不同高度作適應,而EBC即是這段路線中的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營地,所有攻頂者都從這裡出發(北側西藏也可以向上攻頂,但那是題外話),而後勤團隊留守在基地營,為攻頂者提供天氣、救援等資訊,而我認為EBC是一般登山客所能到達的極限,EBC以上就要有專業的冰攀裝備及強烈的身體素質才能前往,而EBC以下步道完善低危險性、住宿飲食也漸趨完善,又能近距離地親近聖母峰,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來EBC路線漸趨熱門的原因。

2.聖母峰基地營跟聖母峰有什麼不一樣?

聖母峰基地營海拔5365m、聖母峰海拔8848m,要到達兩者的難度、體力、$$,可說是天差地遠,但到達聖母峰基地營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千萬別高估自己的狀況貿然前往。

3.行程有沒有危險?

可以說,有,也沒有,整條路線上幾乎沒有危險地形,和我在台灣走過的百岳路線難度天差地遠,而沿途旅棧齊全,除非有特別需求或者遇到客滿,不然基本上都不用露宿野外,所以到EBC只能稱作為Trekking(健行)而不稱作為Mountaining(登山)。

但難就難在整段路線距離太長、海拔太高,以我走的路線而言,15天要走將近150公里,所以非常考驗體能狀態及心理意志力,很多人就是敗在高山症或者體力不支導致身體虛弱引發高山症的惡性循環,每年在這個路線因高山症死亡的也不是沒有,像前陣子台灣才有一位登山客在那裡過世(連結),RIP

4.會很冷嗎?

我是在4-5月前往,屬於當地的夏季,白天都還有5-25度,而且因爲持續行進中所以不太會覺得冷,入夜之後應該都是0下,但都待在旅棧內,大廳有火爐、或者躲房間睡袋內,也不太會有冷到受不了的情況。

5.哪時候去比較好?

一般健行旺季是在每年的4-510-11月,當地的春秋季,而6-9夏季雨季、12-2冬季雪季,路況氣候都不太適合前往。

6.語言通嗎?英文不好行不行?

當地人講方言為主,但店家跟嚮導用英文溝通多沒問題,和大部分遇到的登山客用英文溝通也沒問題。

我自認英文普普,出發前特地去考了一次多益,出來是770分,屬於中上但也不是特別好的等級(是說多益只考聽讀,跟說也無關),在尼泊爾待了一個月日常會話沒遇到講不太出來的情況,連之前特別花錢買的口譯App都沒用上,但遇到古蹟導覽或者和登山朋友聊些更專業的話題時,的確是有字彙量不足聽不懂的情況發生。

最主要還是要敢說,用你所知的單字去拼湊出你想表達的意思,對方大部分都聽得懂,文法過去式命令式未來式這些東西在日常會話上還是forget it,你講他們還不一定聽得懂。

7.行程大概要花幾天?

這關係到你想要走的點有多少,到EBC有許多走法,附近值得去的點還有Kala Phattar(聖母峰最佳眺望點)、Chola Pass雪地,Gokyo Lakes高山湖泊群,這部分我之後文章會細講,我選擇的路線是上面景點全包,最累也最遠,這條路線所需要的天數大約是15天。

8.總共要花多少錢?

噹噹,最多人關心的問題之一,但這問題變動因素太多,包括機票訂的價錢、山區行程包的價錢,以及待的天數、自己吃住所花的價錢。

我自己在扣除事前購買裝備、紀念品的花費,去尼泊爾30天全部的花費大約是台幣9萬多,已經算是便宜的價格,但我事後檢討也許我再去一次有些地方可以再省一點,壓在8萬內,8-9萬聽起來是個很大的數目,但我認為還不到遙不可及,我自己也是身兼三份打工存了半年多就存到了。

9.裝備要很貴嗎?

這又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關係到你用租的借的、還是買好買壞的,

我的建議是登山鞋跟貼身保暖衣物投資一下用買的,以後用到機會比較高,睡袋跟登山背包用租的借的就可以了,器材細節在我之後的文章也會詳細講。

10.飲料食物等消費貴嗎?

這要分成山區和市區兩個地區來講,

山區部份每個城鎮內餐廳價差不高,但整體價格隨著海拔跟著升高,畢竟物資瓦斯都是靠人力牲畜運上去,高度越高運輸成本越高,在5180mGorak Shep一瓶600ml可樂賣台幣大約230,但在食慾不振需要熟悉的味道喚醒身體的時候你還是會買下去。

在市區加德滿都的部分呈現兩極化,路邊的當地餐館真的很便宜,以我大食量而言一餐台幣50-60可以吃得飽,但環境衛生你不一定吃得下,而也有專為服務西方客人的義法式餐廳,我好奇去了一家貌似正統的義式餐廳,前菜開胃菜飲料甜點都分開點的那種,點了一盤奶油義大利麵要價台幣230,是真的不錯吃,但我想對當地人而言應該是天價了。

11.尼泊爾治安好嗎?

非常好!我想跟當地重宗教信仰有關,市區的當地人給我的感覺是雖然會漫天喊價想薛你,但絕對不偷不搶不傷害你,在市區也見到了很多來當背包客的年輕中國女生,我想對背包客而言,尼泊爾是個難度很低的國家。

12.尼泊爾的食物好吃嗎?

尼泊爾北近西藏、南臨印度,當地的料理以兩國的常見菜色揉捻?而成,吃得到類似炒飯、炒麵、水餃的食物,但美味和台灣相距甚遠,在台灣吃飯真的很幸福。

13.尼泊爾市區好玩嗎?

也許是我沒有人帶沒去到私房景點,但就我出發前自己做的功課以及在旅遊書上查到的幾個景點,佛塔類值得一訪,但不會想去第二次,門票極貴除了主體建築物外內容空泛,市區街上是個鬧劇,掛滿簡體中文招牌想討好中國客,喪失了尼泊爾街頭該有的景色;計程車三輪車漫天喊價,出發前上網查說一般都殺的了價,但我遇到的下巴都很高,完全不給殺一副不做你生意我也沒差的樣子,只剩某些尼泊爾紀念品值得一買,但假貨居多,要做好功課才能買到真的,我在羊毛巾上就吃了虧。
所以整體而言,我還是推薦大家把時間留給大自然,市區去過即可,聽說尼泊爾的奇旺自然保留區也很棒,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14.適合自己一個人去嗎?

以我而言,除了在山區有嚮導挑夫隨行,其他時間都是自己一個人,不諱言的會有極度孤單無助的時候,雖然身旁都是人但沒有一個同母語的人可以交換心情,但尼泊爾本身治安好,加上自己一個人出團只要為自己的狀況負責不必因為隊友的因素而改變或屈就行程,獨行絕對沒問題也輕鬆,但要不要一個人去就是個人選擇了。

15.推薦去尼泊爾嗎?

推薦!

雖然到尼泊爾的消費逐年升高,但以目前的消費水平,花相對歐美便宜的費用去見識海拔5000公尺以上有如另一個世界的雪山風景,我覺得還是很值得的!

以上是身邊朋友回饋給我最想知道的15個問題,希望讓大家對EBC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如果還有其他想知道的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我會在文章中更新回答!

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