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 奇萊南華-天時、地利、人和

DJI_0543-HDR

行程簡介:

萊南峰台灣中央山脈北段知名高山奇萊山南側的高峰,標高3,358公尺、台灣百岳排名第41,山體崇闊寬廣,名列「十崇」之一。岳人多將奇萊南峰的行程與南華山搭配,合稱為「奇萊南華」,以能高越嶺古道西段為基礎,沿台14線廬山溫泉進入屯原山區,開始登山行程。

 

1.活動時間: 09/09(五)- 09/10(六)

2.參與人員:

領隊 吳柏憲

隊員 沈宜瑾

共2人

 

3.預計行程:

第一天09/09(五):3點起床、4點台中南區出發→(開車,2.5小時)→6點半0K屯原登山口→(2-2.5小時)→9點4.5K雲海保線所→(1小時)→10點5.5K大崩壁→(3-4小時)→14點12.5K能高瀑布(5分鐘可到潭底)→(0.5小時)→14點半13.1K天池山莊住宿、17點晚餐、19點就寢

總路程約6-8小時

 

第二天09/10(六):2點起床、2點半早早餐、3點天池山莊出發→(1小時)→4點天池岔路→(1.5-2小時)→5點半奇萊南峰日出→(1小時)→6點半回程→(1小時)→7點半天池岔路→(1-1.5小時)→8點半南華山→(1小時)→9點半天池岔路→(1.5小時)→11點天池山莊早午餐→(1.5小時)→12點半下山→(3-3.5小時)→15點半4.5K雲海保線所→(2.5小時)→18點屯原登山口→(開車,2.5小時)→台中南區

總路程約13-15小時

 

4.實際記錄

09/09 週五

400南區出發

620屯原登山口車位幾乎全滿

700開爬

800 2.25k小休

855 4.5k雲海保線所小休

9:10出發

942 5.5k大崩壁

1010 7k小休

1122 9k小休

1225 11.4k小休

1255 12.3k午餐

1310出發

1320 12.5k能高瀑布

1333 13.1k天池山莊 中華3G滿格 台哥大滿格

1700晚餐

1900睡覺

 

09/10週六

200起床

240早早餐

310出發

400南峰岔路小休

423 1.7k指標 公里數不準

432溪流

530奇萊南峰 4G兩格

540日出

630出發

747 南峰岔路小休

832天池山莊

910早午餐

1050回程(隊友腳抽筋)

1245 9k

1350 6.5k

14:02 5.9k大崩壁

1452 4.5k雲海保線所小休

1710登山口

 

5.沿途照片分享

A7R04814

A7R04828

A7R04832

A7R04838

A7R04862

A7R04879

A7R04892

A7R04901

A7R04911

A7R04963

DJI_0538

DJI_0543-HDR

A7R04986

A7R04995

A7R05023

A7R05029

A7R05036

A7R05048

A7R05071

A7R05093

A7R05097

A7R05100

A7R05106

A7R05108

A7R05130

A7R05136

A7R05162

DJI_0577-HDR

DJI_0589-HDR

A7R05198

2022/04 北大武-滿滿誠意的雲海相隨

A7R02043


1.活動時間: 04/03(日)-04/05(二)

2.參與人員:

領隊 吳柏憲

隊員 張博鈜

共2人

3.行程簡介:

北大武山是台灣五嶽之一,位於中央山脤主脊的最南端,標高 3092公尺,為一等三角點,是魯凱與排灣族的聖山,也是南台灣唯一超過3000 公尺以上的山峰,有「南台灣屏障」的雅稱,目前是屏東縣地標。

往大武山山形巍峨壯碩,氣勢雄偉,可由泰武國小旁左側土石產業路直達登山口,步行至主峰約需18公里;4月至11月是最佳登山季節,雨季建議封閉。

4.預計行程:

準備天04/02(六):晚上台南永康會合

第ㄧ天04/03(日):共7公里、爬升900m,共6小時 (含休息)

7:00 永康開車出發

8:30 自駕到新登山口(google map北大武登山步道)

9:00 新登山口→(90分鐘)→舊登山口10:30 舊登山口 (0K, 1547m):裝水、上廁所、管制站登記報到)→(180分鐘)→ 14:00 喜多麗斷崖 (3.8K):拍照、打卡、午餐14:40 喜多麗斷崖 (3.8K)→(40分鐘)→檜谷山莊 (4.2K, 2150m)

第二天04/04(ㄧ):來回共10公里,爬升900m,共8-9.5小時 (含休息、午餐)

日出行程

2:00 檜谷山莊出發(1點半吃早早餐)→3:00 大武神木 (5.25K, 2500m) →水源地 (6.3K):山壁下一方鐵桶→5:00 往南大武山岔路 (7.5K)→6:13 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8K, 3029m)→6:56 北大武山三角點 (9K, 3092m)→7:40 大武祠吃午餐、休息→11:30 回到檜谷山莊

非日出行程

6:00 檜谷山莊出發→7:00 大武神木 (5.25K, 2500m) →水源地 (6.3K):山壁下一方鐵桶→9:00 往南大武山岔路 (7.5K)→10:13 高砂義勇軍紀念碑 (8K, 3029m)→10:56 北大武山三角點 (9K, 3092m)→11:40 大武祠吃午餐、休息→15:30 回到檜谷山莊

第三天04/05(二):7公里,下降900m,共4小時

6:20 檜谷山莊出發(5點吃早餐)→8:40 舊登山口→10:00 新登山口→10:30 自駕回程

5.實際記錄

4/3 週日

5:30 麻豆開車出發

7:50 北大武私人停車場

8:05 起登出發

8:15 新登山口

9:00日湯真山差路 有訊號

9:40舊登山口登記站 有訊號 登記床位 上廁所

10:03舊登山口登記站出發

11:05 1.74k休息平台

11:20 西大武岔路 無訊號

11:38 11號平台 無訊號

12:00 3k指標 4g一格

12:15 陡上路中間午餐

12:42 出發

13:15 喜多麗斷崖 一格

13:25 三岔路

13:30檜谷山莊 4g 一格

訂高山阿志餐點 提供甜湯 冷熱水 600等級羽絨睡袋

17:00 晚餐

19:00 就寢

4/4 週一

4:30 起床 

5:00 早餐

5:45 出發

7:00 到神木 有訊號

7:05出發

7:45 水源處1

7:48 水源處2 有訊號

7:55 出發

8:47 7.5k岔路 有訊號

8:50 出發

8:35 8k 大武祠午餐

9:52出發

10:52 三角點拍照

11:32 出發

12:20大武祠休息

12:30出發

13:02 三岔路

13:33 水源處2

14:52 檜谷山莊

17:00 晚餐

19:30 就寢

5小時沒到或中午12點沒到山頂記得回頭 

4/5 週二

4:30 起床

5:00早餐

5:40 出發

5:50 喜多麗斷崖

6:40 西大武岔路

7:42 舊登山口 剩1.5km

8:08 日湯珍山岔路 剩1.3km

8:40 停車場 新登山口

6.美照分享

A7R01823

A7R01826

A7R01851

A7R01858

A7R01845

A7R01868

A7R01913

A7R01945

A7R01967

A7R01970

A7R01995-全景

A7R02022

A7R02039-全景

A7R02042

A7R02072

A7R02074

A7R02076

DJI_0202

2020/06 屏風山新路-還是有點辣

2020的端午連假原本計畫搭豐原客運865到武陵農場走武陵四秀,

結果武陵四秀到出發前一週還是沒候補上被退件、

加上出發前中橫便道中斷865停駛註定跟武陵四秀無緣,

最後決定去走不用辦入山入園、最佳的百岳備案-屏風山!


1.活動時間:

06/26()-28()

2.隊伍結構

我、大學學長廖浚宏

廖出發路上發生擦撞腳扭傷、

最後變我獨攀,

只在顏氏牧場露營會合

3.計畫行程:

第一天06/26:6:30台中沙鹿→(騎機車,3.5小時)→10:00大禹嶺登山口→(休息+午餐外食1.5小時)→11:30大禹嶺登山口起登→(40分鐘)→12:10塔次基里溪→(40分鐘)→12:50大巨石(有小小的活水源、取左拉繩陡上)→(70分鐘)→14:00鐵線橋→(60分鐘)→15:00松針營地(總路程3.5小時)

第二天06/27:3:00松針營地→(起床早餐+收裝備1小時)→4:00松針營地出發→(60分鐘)→5:00<往屏風山067>指標→(60分鐘)→6:00<往屏風山080>指標)→(60分鐘)→7:00<往屏風山090>指標→(30分鐘)→7:30屏風山三角點→(3小時)→10:30松針營地→(休息午餐1小時)→11:30松針營地→(2.5小時)→14:00塔次基里溪→(1.5小時)→15:30大禹嶺登山口→(騎機車+買晚餐,2.5小時)→18:00顏氏牧場(總路程3.5+3+3.5小時)

第三天06/28:12:00顏氏牧場→(騎機車1.5小時)→台中沙鹿

4.實際行程

第一天6/26

6:30 沙鹿出發

755 愛蘭橋

910 7-11富嘉門市吃點心

945 出發

1045 小風口休息站午餐

1105 再出發

1115 大禹嶺登山口

1125 起登

1150 塔次基里溪

1215 巨石

1230 連遇兩處大崩塌

1255 鐵線橋

1325 松針營地

到水源5-10分鐘

途中飲水量400ml

中華3G一兩格

第二天6/27

300 起床

405 出發

455 到指標牌67休息

505 出發

558 到指標牌80休息

615 出發

720 到指標牌90休息

725 出發

800 到三角點休息

825 出發

920 回指標牌20休息

925 出發

955 回指標牌33休息

1000 出發

1035 回指標牌60松針營地大休

途中飲水ㄧ公升

1145 出發

1204 鐵線橋

1230 崩壁

1250 休息

1255 出發

1315 巨石 只有死水

1345 塔次基里

1355 出發(下大雨)

1500 回登山口

下山至顏氏牧場過夜休息

5.沿途照片分享

⇩出發前猶豫要開車還騎車、還好決定騎車真是明智的選擇

A7R08279

⇩沒睡飽又騎了3.5小時的臉,還沒爬先累了

IMG_6840

⇩新路設有指標牌1~100,數字間隔並非等間距

A7R08280

⇩很快下到塔次基里溪、水量豐沛乾淨

A7R08283

⇩過溪後看到這路愣了一下,這下雨天走應該會很崩潰

A7R08286

⇩沿途就沒有什麼困難地形、只有看起來恐怖但走起來還好的地形

A7R08287

⇩崩塌處路徑明顯好走

A7R08299

⇩非常安全、穩固的鐵線橋

A7R08304

⇩出發前登山前輩給我看他20年前去走的鐵線橋、還真的是鐵線綁成的“鐵線”橋,

沒護欄橋縫隙又這麼寬、這也太恐怖了吧!!

IMG_7562

⇩且高度比我想像中高很多、要是是舊橋我還真的不太敢走A7R08302

⇩松針營地菜市場、腹地廣大出名的松針營地還可以被塞得滿滿滿

IMG_6867

⇩最後決定紮營在最尾端新舊岔路的位置

A7R08318

⇩舊路有指標封住了但還是有山有走下來

A7R08322

⇩我的小紅配上松樹好美

A7R08374

⇩紮營好往新路走5分鐘到塔次基里溪取水,水量豐沛、清澈,真是夢幻的好地方呀

A7R08346

A7R08344

⇩下午遇到一個輕量化同好帶逸品zpacks free duo

IMG_6874

⇩這款目測是zpacks arc blast,老實說大力馬這種材質看起來摸起來好像厚的麥當勞紙袋,

“看起來”讓人好沒信心…

IMG_6873

⇩他問我要不要吃看看乾燥餅乾,這真的不是肥皂嗎?

IMG_6877

⇩第二天一早摸黑出發、沿途沒什麼展望,都在樹林間穿梭

A7R08381

⇩有一瞬間陽光灑在樹林間好漂亮

A7R08394

⇩短暫脫離樹林有展望,可以看到對面大禹嶺、甚至還聽得到對面車輛喇叭聲,

此岸原始、彼岸文明,好不真實呀

A7R08388

⇩終於看到100抵達三角點,

可能太久沒爬山、不知道為什麼新路這段上坡對我來說還是好辣呀….

IMG_6889

⇩早有心理準備三角點沒什麼展望、拍拍照沒久留

IMG_6891

⇩往舊路方向走10分鐘展望好很多,可看到合歡奇萊

A7R08406

⇩回程過鐵線橋後發現類似大型吊橋的殘骸?還有請大神解惑

A7R08433

⇩到顏氏牧場露營一晚好好休息

A7R08448

⇩曾經在這裡工作三年多、此趟回來也是想懷念一下老地方,

這裡還是一點都沒變呀!

A7R08476 A7R08455

靜星-風吟2 金字塔雙人帳 使用心得

A7R05584

談談這頂輕量無桿帳篷 – 風吟2,也是我的第一頂帳篷。

 

最早之前都是借用社上粗(ㄏㄠˇ)勇(ㄓㄨㄥˋ)的裝備,

當第一次添購自己的裝備的時候就決定把輕量放在第一條件,

選帳篷的時候在自立帳與非自立帳猶豫了很久,

以下是當初有納入考慮的帳篷-

 

自立帳

單人

Nemesi 1 1.4-1.6KG 雙層帳 3200元

靜星青峰1 1.4kg 雙層帳 3600元

雙人

犀牛U22 1.5-1.8kg 雙層帳 4480元

三峰征途2 1.7kg 雙層帳  4600元

靜星青峰2 1.8kg 雙層帳  4490元

靜星雲雀 1.6kg 雙層帳 4200元

Naturehike雲尚2 1.3-1.7kg 雙層帳 2600元

 

非自立帳

單人

三峰蒼穹1 0.89kg 單層帳 2900元

靜星風吟2 1.05kg 單雙層 2100元

雙人

Chaos 2 1.95kg 雙層帳 4200元

 

三峰、靜星、Naturehike三家都是近幾年有名的中國露營用品廠,

就我的感覺NK比較走迪卡儂親民路線、價格最低、品質規格也相較另外兩家遜色,

而三峰和靜星各自都有高端產品線、用料和做工都有一定水準,實際實用上我比較放心。

 

經過初步篩選後我在三峰蒼穹1和靜星風吟2兩者猶豫了許久,

最後考量到風吟2可裝單或雙人內帳、甚至可單外帳使用可攻可守(見下圖)、對比蒼芎1內外帳一體不可拆,風吟2單外帳約450g、比蒼芎1的650g還要輕!

最後就決定入手風吟2(只買外帳)。

 

單人內帳 搭建
單外帳

 

帳篷規格(取自淘寶商品說明):

尺寸

參數

 

風吟2的優點

1.便宜:單外帳約1900元搞定、內帳約1500元

2.用料和做工滿意:布料是有品牌Ripstop抗撕裂布,強度還算讓人放心

3.搭建簡單快速:外帳攤平→四角下釘→撐起登山杖→完成!(試情況補地釘風繩)

4.輕!:單外帳搭法整套大約600g,背起來沒負擔!

5.理論上用不壞:使用雙面矽尼龍布、沒有PU或防水膠條老化問題

但它也是有些缺點

1.買來需自己上防水膠:縫線處不防水、整帳上完膠還蠻累人的

2.內部高度不足:因為四面高度陡降、導致頭腳容易碰到外帳,但這應該是塔帳通病

3.出貨瑕疵:不知道我是神抽還是怎樣、第一頂收到的帳篷少了捲門的橄欖扣,順豐寄回靜星工廠、寄來的第二頂還是少橄欖扣…..,再順豐寄回、收來的第三頂才終於有橄欖扣,好在賣家整個過程都很關心負責

 

整體而言、風吟2是一頂讓我喜愛、值得推薦的帳篷,最後、分享一些使用上的照片。

 

在水漾森林和小溪營地的2晚風都不小、但都穩穩撐過了夜晚。

A7R05773

A7R07335

紅色及金字塔造型在山中真的蠻搶眼的

A7R05373

帳內空間

IMG_5133

風大的時候外帳容易被吹到碰到腳部

A7R05423

有人說非自立帳在非泥土地搭建困難、但我在隧道內搭建得是蠻順利的

A7R05135

和常見的帳篷造型非常不同(當時正面迎風、所以帳篷塌塌的)、當時右邊那頂隧道帳是我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帳篷之王Hilleberg,時至今日、寫文的當下我也擁有一頂自己的帳篷之王了😋😋,敬請期待下次開箱…..

A7R07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