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級山:豐阿O型縱走紀實(水漾森林、眠月線、神木、新阿溪縱走、千人洞)

地點:嘉義縣阿里山鄉,南投縣信義鄉

難度:中-易(但很累!)

時間:2018/03/02 (五) — 2018/03/05 (日)

預計行程:

D1:3/2(五)暨南大學>>停車場→石夢谷登山口→情人谷瀑布→石夢谷→塔山車站。
D2:3/3(六)塔山站→眠月站→石猴站→松山→眠月神木→水漾森林。
D3:3/4(日)水漾森林→千人洞→臥船洞→行豐吊橋→停車場>>暨南大學。

Flickr完整相簿:https://www.flickr.com/photos/101441452@N04/albums/72157692489954631


Day1:

↓抵達豐山停車場檢裝,遇到一隻好客的小米格魯,從到豐山前1-2公里就追著我們的車到豐山。

IMG_2276

↓往上走水泥路到石夢谷登山口,此處地很光滑,登山鞋容易打滑。

IMG_2283

↓途中經過回程出來的豐山吊橋。IMG_2284

↓登山口,準備開爬!IMG_2287

IMG_2288

↓抵達仙夢園午餐休息,不知道以前營業的風光時期會是什麼樣的氣氛。

IMG_2294

IMG_2299

↓繼續往石夢谷出發

IMG_2324

↓抵達石夢谷

IMG_2342

↓沒想到米格魯一路跟我們爬到這了,怕他沒力氣大家分了點糧食餵他吃,到這裡後他就沒再跟我們繼續走而是跟著另一對石夢谷來回的夫妻下山了,本來想說下山回豐山還有緣遇到他的話要領養他,結果回去的時候沒再看到他了。

IMG_2349

↓很奇妙的景觀,石窟內有眾多渾圓的石球,不禁令人讚嘆山神的雙手,此處水源透徹乾淨,我們在此取水背到塔山(超重超累…)。

IMG_2361

↓經過惡夢重裝陡上後,終於到了住宿點塔山車站。

IMG_2466

↓往阿里山方向探險,本來想走到明隧道,可惜天快黑不想摸黑,走到某個隧道後就回頭。

IMG_2524

Day2:

↓繼續往石猴前進

IMG_2547

↓走起來會上癮的鐵橋,總共大約15條。

IMG_2582

↓此隧道的景觀特別讓我喜歡。

IMG_2601

IMG_2607

↓到這鐵橋就即將進入鐵橋段尾聲了。

IMG_2648

IMG_2682

↓眠月工作站,裡面還有殘留的過去文件。

IMG_2695

IMG_2702

IMG_2710

↓到石猴遊憩區後,石猴車站就不遠了。

IMG_2734

↓已斷頭的石猴

IMG_2744

↓石猴車站,這裡是個很好的露宿點。

IMG_2746

↓後方山坡就是往舊溪阿縱走的路,這裡蠻好拍的,玩起瑪莉歐的蘑菇哈哈

IMG_2764

↓20年前的飲料罐,讓人感覺這裡的時光停留在20年前

IMG_2769

↓即將遇到高繞段

IMG_2802

↓看到此處斷軌就右切高繞,此處也是松山的登山口。

IMG_2810

↓抵達松山,沿途布條明顯天氣好不太會迷路,這裡有兩個山頂石柱,不同時期搭的。

IMG_2843

↓陡上完開始陡下,雖然是下坡但可一點都不輕鬆,一不注意腳很容易扭到。

IMG_2855

↓終於接回舊鐵道,兩位先到的隊員等我們等太久就地睡午覺。

IMG_2856

↓接下來持續陡下往亞杉坪林道

IMG_2877

↓很新的伐木遺跡,還聞得到濃濃的檜木味,當下有點震撼原來盜伐離我們這麼近。

IMG_2866

↓抵達酒瓶營地,亞山坪林道就在旁邊而已。

IMG_2879

↓酒瓶營地前方溪谷雨季應該可以成為穩定取水點。

IMG_2880

↓接到亞山坪林道15.8k,這裡看來是個很棒的露營點我很想在這裡過一晚,可惜今晚目的是水樣。

IMG_2886

↓接下來路方向基本上是沿著林道走,但因為很多段嚴重崩塌所以需要低繞再高繞接回林道,走起來有點累人。

IMG_2891

↓樹根都這麼粗了,好好奇還有樹幹的時候是多麼驚人呀。

IMG_2897

↓抵達三岔路口,輕裝去看眠月神木

IMG_2906

↓一看到這棵神木立馬愛上祂,仰望著祂遲遲無法回神,祂實在太太太壯觀了。

IMG_2950

↓天色不早了,趕緊回程往水漾

IMG_2962

↓三岔路到水樣不算遠,也算好走,但我們來得太晚好營地都被搭完了,只能睡在有大石粒的營地上,這晚睡得很辛苦。

IMG_2964 IMG_3057

Day3:

↓離開水漾準備回程,右切往鹿屈山,我們是左切延著湖往下游走。

IMG_3071

↓水漾下游匯流口

IMG_3099

↓再往下會越過河床,此處路標不明顯,需仔細看路跡走。

IMG_3108

↓抵達千人洞,可容納千人真的不是開玩笑,然後到達此處前有幾處近乎垂直的石壁要通過,不太好走。

IMG_3129

↓最後一段回程路走到有點煩,一直在看到了沒到了沒,因為豐O排三天真的很趕,走到第三天真的有點累了想趕快結束,然後一到吊橋突然開始下大雨,雖然慶幸沒淋雨走山路,但最後回停車場的水泥平路太滑我摔了個狗吃屎,人跟背包也淋的透濕,算是個很難忘的結尾!

GOPR3085

Canon EOS 5D Mark I-開啟平民全片幅時代的一代功臣

IMG_3478


‘5D,沒想到現在還有人會為一台快15年前的相機寫文章啊!

很訝異吧,我也很驚訝自己會突然想為這台相機寫點什麼。

Canon EOS 5D(以下簡稱5D),是我的第一台全片幅單眼,

購入原因無它,它是最便宜的數位全片幅(至今應該還是),

想想當初一個窮學生能夠花一萬出頭就能體驗全片幅是多大的誘惑。

時至今日,儘管用過其他台更新的全幅相機也有了很棒的A7R3

5D仍然留在我的防潮箱中,一來是機況差也賣不了多少錢,

二來是當作備機主力機掛了還有一台相機可用。

作為一台我擁有最久的相機,

想分享一下我對它的心得。


IMG_4045

優點

1.發色

5D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優點,其實我在購入前並不知道5D的發色神話,

是在購入後搜尋5D相關文章時才知道。

要用一句話形容它的發色我想就是溫暖而忠實

也許只用單張和其他相機照片比較感覺不出來,

但當你數量一多的時候你一定可以很明顯感受到發色的差異,

5D舒服的發色須由你自身體會,尤其當曝光稍減個0.3ev對比更重顏色更飽和,

看起來很有底片味。

IMG_3833 IMG_3830
IMG_3816

2.膚色

以下這組對比照可以很明顯看出5D5D3膚色的差異,

IMG_3172 IMG_0496

5D3是白皙粉嫩的膚色、

5D則是像帶有更多血色偏紅潤的膚色,

我想各位女性一定偏好5D3的膚色

(當初給女友看她秒選5D3),

但我更認為5D的膚色適合寫實的人物紀錄。

3.寬容度

5D的寬容度絕對不是相機界的前段班,

但我很訝異當我換到5D3時,發現寬容度極限沒有很大差異,

或許很可悲地要歸咎於Canon感光元件十多年來死不進步

(但我相信1DXII,5D4在這方面已經有進步很多了),

所以當反差控制良好時,拉亮拉暗的雜訊並不會讓你苦惱。

4.介面及按鍵簡潔

同時是缺點的優點,

我認為比起有許多花俏功能的6D

5D更適合當作初學者的第一台練功機,

只需煩惱基本的攝影三元素,不會被其他新奇的相機功能干擾學習,

我在剛拿到5D的第一年攝影基本功扎實地進步了不少。

5.二手價便宜

5D至今應該還是最便宜的二手數位全幅,以現在接近零件殺肉機的價格,買來當作第一入門全幅完全不會心疼!


IMG_3835

缺點

1.反光鏡震動

5D的反光鏡真的是有感的大,影響初期使用縮圖時還不太出來,到後期對作品要求越來越時發現要拍出沒有微震的照片難度非常高,加上反光鏡震動長期下來對焦點偏移嚴重,導致要用大光圈拍照幾乎是不可能,以至於到後期5D我只拿來拍小光圈靜態用。

在這邊分享個小技巧,可以開啟自訂功能的反光鏡預,對減輕震動提高成功率效果非常大!我才開始使用這功能有點相見恨晚。

2.對焦系統

5D使用的是C期的萬年九點對焦系統,基本上只有中間一點可靠,雖然對焦速度快,但只有一點可用的先天劣勢讓構圖和追焦嚴重受限。

3.ISO

最高只能開到ISO1600,對低光或動態攝影不利,ISO800以上噪點開始明顯,ISO1600降噪後雖然勉強堪用,但也會有明顯色偏。

4.功能陽春

雙卡、WIFILive View、雙核對、觸控螢幕、機內調焦、鏡頭修正

.

.

.

.

通通沒有,

在這個年代要買功能這麼陽春的相機真的要很有心。

5.移焦、調焦問題

使用得越久問題嚴重,雖可參考Kent前輩的膠帶調焦,但非常費心費力還需定期檢查,讓準焦成了痛苦的事。

6.1200萬畫素

1200萬畫素在15年前或許是主流規格,但螢幕解析度愈來愈高的現在,1200變得吃力,螢幕細節呈現效果不一定,連手機鏡頭都可以輕易超越2000萬畫素,5D只能舉旗投降。


IMG_4137

結語:

在四年前購入二手5D時,它確實陪伴了我一段很快樂的時光,但在2019的現在,我是否還推薦購入它呢?

我想除非真的只有5000左右的預算,不然將預算拉到10000左右,5D2或A7第一代(Nikon我不熟)會是更好的選擇,

5D能夠輝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除非真的念舊想親身體驗它的發色,那就買來玩玩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