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入手Leica Q的四個月後、我終究入坑了Leica M,
因為Q的體積跟鏡頭表現實在太過美好、讓我也想要補齊一套Leica鏡頭焦段
首先說在前頭、我覺得買Leica M很大機率不會讓人拍得更好,失敗率高、拍攝節奏慢,它只是會讓使用者用得更爽而已,
但最後還是願意嘗試M機的原因-
1.現在日系相機對焦太容易了、隨便都眼控對焦、一秒十幾張,拍了一堆回來懶得整理,
手動對焦逼迫你放慢拍攝節奏想好再拍,想清楚構圖再對好焦、按下快門,理論上可以拍得更少、拍得更好,當然你說一般相機也能調成手動對焦、但有得選擇跟沒得選擇只能手動對焦是兩回事。
2.攝影玩久了嘛、總想來點挑戰,手動對焦越困難越想去挑戰它、征服它。
3.不得不說Leica的CMOS跟前置玻璃、鍍膜真的優秀,如果克服上面重重困難、按下一張成功的照片,通透感立體感都不會讓你失望,有人說混在一起盲測根本分不出來、但我覺得是比率問題,A7R3拍出來的照片可能10張只有2張會讓你感動想留下、M11拍出來的照片10張可能會有7張的差別、有處理過兩種不同品牌相片檔案的人應該都能夠感受到。
4.縮短出片時間,這點我在換Q之前沒有特別期待、想說用Raw檔還是會修,但實際使用Leica兩款機型的Raw檔真的蠻好修的、小幅度調整色溫、飽和度、亮度,畫面就很跳了、大幅縮短修圖時間。
5.縮減體積重量,多年前Canon跳到Sony經歷了一次大瘦身很滿意、這次雙修Leica目標進一步壓縮。
前兩年旅行使用的配置大都是1機3-4鏡-
Sony A7R3+14mm F1.8 GM+55mm F1.8 ZA+Sigma 28-70mm F2.8(有時不帶)+Tamron 70-180mm F2.8 =約2.2或2.7公斤,
/
購入Leica Q後變成2機3鏡的配置-
Sony A7R3+14mm F1.8 GM+Leica Q 28mm+Tamron 70-180mm F2.8=約2.6公斤、不一定有省到重量但多了雙機的方便性,
/
補齊Leica M後變成2機3鏡的配置-
Leica M11+Laowa 15mm F2+Leica Q 28mm+福倫達 75mm F1.5(比較公平的對手是FE 85MM F1.8、重量差不多但M鏡體積還是小一圈)=約2公斤、一個後揹相機包下層就直接搞定、完美。
/
但當然有人會說焦段差這麼多怎麼比、我是選擇裁切畫面就好,
現代機型畫素很足夠、15mm裁切到30mm、28mm裁切到56mm、75mm裁切到150mm,這樣都足夠使用,
但這種做法不是每個人都認同、有些人認為照片就是要完整無裁,只是我A7R3裁切功能用那麼多年、從來沒被客戶、觀眾質疑過“畫素不夠多、散景不夠淺”,
但我的確放棄了Tamron 70-180mm更極致的長焦段、
但在旅行中、我只要有超廣角、標準、望遠三種視角可切換即可、我並不追求絕對焦段數字上的齊全,我只要有這三種視角來呈現畫面即可、這也是我的選擇。
/
至於有了Leica後會出清Sony嗎?當然不會
接案或登山時我還是會使用Sony、
但旅行或聚餐等可以慢拍的場合我就只想帶著Leica出門。
/
當初在選擇M機型時把Leica M240、M10、M11納入選項,
Leica M240-優點:人人懷念的發色、可錄影、最便宜,缺點:厚、重、白平衡飄。
Leica M10-優點:輕薄、性能相對成熟、LV可用,缺點:發色偏日系、電池縮水耗電。
Leica M11-優點:更輕薄、性能成熟、續航佳、據說發色神似M9,缺點:入手門檻高、高畫素微震問題。
/
刷了一陣子二手釋出的不多、有看到幾台M240、M10上架但開的價格也很誇張,哪有機子二手價越賣越高的…..然後Leica官方2025/01又要漲價、二手價可能也會跟著漲一波,
後來終於看到一台品項不錯的銀色M11(再次感謝原主人為了換Q3 43割愛)、價格也不錯就直接選擇了M11。
/
簡單開箱-
黑白無雙
像塊磚頭一樣扎實
/
順便開箱兩顆鏡頭-
超冷門的鏡頭、全網只找得到一篇英文評測、全網拍也只找得到一家在賣,
但規格超逆天、在M接環絕無僅有,價格、做工、畫質、星芒也超出我預期。
轉接環可接72mm濾鏡、但會變胖我選擇不用
實拍照-
和太陽對幹顏色都算能保留、f4開始就有星芒、f5.6更尖銳
f2畫質略軟(不是糊成一片只是線條不夠分明)、f2.8可接受、f5.6-11大概都是最佳畫質
沒有遮光罩所以要注意眩光
/
再來是第二顆福倫達 Voigtlander 75mm F1.5 ASPH for VM
顏值佳、光圈大、顏色中規中矩、f1.5稍軟、f2以後都蠻銳利的可以數毛
但光圈環相對鬆手感差一點、然後M機沒防手震所以快門要求高。
遮光罩太寬我也選擇不用
兩顆體積相仿
實拍圖-
1.8倍裁切變135mm、路標車牌都可辨識
/
真的開始使用M後發現手動對焦並沒有那麼困擾我、只是拍攝節奏比較慢而已,
但也是剛好M11的LV對焦好用、跟以前一般相機開LV對焦沒什麼差別,
如果用黃斑對焦我就真的不太行、不能調整屈光度對眼鏡族來說對起來好困難,
所以M11是台很不M(?)的機器、比預期拍起來簡單多了XD。
/
比較困擾我的反而是微震、因為機身跟鏡頭都沒有防手震、所以安全快門務必提高+雙手拿穩、
不然高機率放大看都晃到,開電子快門就能解決但會影響畫質+照片會偏暗,
目前暫時只有購入兩顆副廠鏡頭、這兩顆鏡頭光圈全開都有點軟,
看來可能真的只有APO鏡能夠餵飽M11、體驗到像Q一樣全開光圈又鋭又化的感覺了(汗。
/
M11用下來感覺是台能讓人用很久的機子、挑不到什麼麼大缺點(硬要說的話就是偶爾當機,
未來除非同時更新了防手震+翻轉螢幕才會讓我有慾望升級了,
希望Leica不要這麼快更新、讓我M11可以用久一點~~~(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