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百工》第3集- 青雲鑄劍藝術館

A7R03232

⌈刀為開單刃、劍為開雙刃 ; 刀橫躺帶有霸氣、劍正立帶有正氣。⌋,

受館長熱情邀約,我來到了離我住處不遠的一處自宅,

平常快速路過都沒發現原來此處藏有臺灣唯一認證冶劍師-陳天陽大師的豐富館藏,

接待我的館長邀我上樓喝茶、聽他娓娓道來這裡的歷史….。


「我祖父看到房內擺滿刀劍當場嚇傻,在戒嚴時期家中放滿刀劍可是很不得了的事情!」

隱身於沙鹿區巷弄裡的「青雲鑄劍藝術文物館」,是在民國73年由鑄劍師陳天陽設立,

⌈我的祖父在台北唸建中初中時期、因為想學個可以賺錢的一技之長,便開始到建中對面的植物園一處修補攤從遠處偷瞄想偷學修補碗盤的技巧,沒多久就被師傅發現叫過去、老人家決定收他當學徒,半年後有天老人家突然帶他回家中、我祖父看到房內擺滿刀劍當場嚇傻,在戒嚴時期家中放滿刀劍可是很不得了的事情!⌋

– 現任館長第三代傳人陳重智分享著,

原來不起眼的修補攤師傅竟是少林高僧-了圓大師、身懷嶺南派鑄劍之絕學,

祖父在那刻決定拜高僧為師,了圓大師帶著祖父先學習少室拳法一段時間,在確定他身心靈到達標準後,才開始傳授鑄劍技術給他,

接著了圓大師帶著祖父雲遊四海、走遍台灣各鄉鎮為各地居民養護刀劍、中醫看診、看風水,據祖父回憶、他們大概環台了兩圈!

了圓大師仙逝後、奉其遺屬投身少林北漸派吳修海師父門下繼續深造,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民國70年左右、曾祖父身體出狀況,

祖父才決定回台中定居就近照顧、並在沙鹿老家成立「青雲鑄劍藝術館」,將多年來蒐集到的民俗藝品和自身鑄造的刀劍放置其中供大眾免費參觀,

並將多年來打造的劍款註冊商標、傳承刀劍文化為己任。

A7R03104

藏身於沙鹿巷弄的「青雲鑄劍藝術文物館」

A7R03191

館內還留有陳天陽大師早期修補碗盤的成品。

A7R03203

館藏之一 – 北斗七星伏魔劍,概念取自三國時期諸葛孔明祭七星燈之典故,由一百零六個角度研磨而成,在單一光源照射下,形成七顆點光源,劍刃非常美!

A7R03205

館藏之一 – 貞節劍又叫做袖裡劍,古時富裕人家在女兒出嫁時會準備四樣嫁妝,除了土地、金銀與傭人之外就是一把貞節劍,短小劍身可藏在衣袖裡,萬一遇到劫難可保衛女性貞節。

「祖父有傳下來說,殺人的是人心,不是刀劍。」

從小由祖父帶大的館長、自小學開始就被要求凌晨早起練拳,

儘管當時很不情願、但多年後回想卻很感謝祖父的堅持才讓他練有強壯的體魄和堅韌的心理素質,

問他學拳後會不會在學校好鬥?

「才不會、因為都沒人打得贏我打起來太無聊了!」館長出乎我意料的回答著,

在有了強壯的體魄和堅韌的心理素質後,

上了國中祖父開始讓他接觸刀法和鑄劍技術、每天下課回來練劍左右手各五十下是基本款,

鑄劍步驟大致上分為打造劍刃、研磨劍刃、製作配件、製作護手、開鋒,

鑄劍時不能有不好的想法,那會產生不好的氣場導入到劍裡面去。必須要持戒、打坐,還要修持,這樣做出的劍,才有正氣跟正能量。

A7R03156

館長示範幾招劍法及一開始如何受祖父訓練的。

A7R03138

館內有間書房祖父曾要求他詳讀每本經書、吸取古代偉人的思想,

問他看完感想 「我還沒看呀!你看完跟我說~」

「我認為重要不是古時傳下來的每條規矩、而是人對鑄劍本身這件事內心是否懷有敬意。」

祖父逝世後,館長承擔起鑄劍及傳承刀劍文化的重責大任,

通常會來請劍的人大多是宮廟、收藏家、練武之人,

但祖父曾叮嚀:「財大氣粗的人,我們不會讓他請劍。」,他會跟買劍的人聊,為和想要一把劍,如果是心懷不善、斂財法師等等會予以婉拒。

鑄劍之餘館長也積極地到各處演講、舉辦展覽、受訪,

問及是否有在培養下一代了,「有哇、我現在都有帶著我女兒練拳。」,

雖然傳統上傳授鑄劍通常不收女生,

但館長認為在現在這個時代不必拘泥於每條規局、重要的是鑄劍過程是否懷有善念、敬意,

歷史悠久的鑄劍文化能在新一代的發揚下持續發光發熱實在令人感到欣慰,

未來新舊兩股力量還能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我們都期待著!

A7R03128

館長很歡迎人來記錄、請教刀劍文化

磨刀

「有次在工作桌上專注工作,突然聽到背後磨刀霍霍的聲音,轉頭一看還包著尿布的女兒有樣學樣地磨著刀。」從小就承擔起鑄劍的責任真令人欣慰!xD

A7R03245

館長和藝術館門口一影

《沙鹿百工》第2集- 建輝刀剪舖

A7R01952

⌈我覺得市場內有一家七十年的刀舖值得你去採訪,你可以去問看看。⌋ 原本打算採訪修鞋舖被拒絕後的我再度燃起了希望,

隔一天的下午,我踏進休息時間的公有市場,微弱的燈光、雜亂卻呈現奇幻色彩的店面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坐下來聽張老闆娓娓道來……。


「我父親民國三十幾年就在市場外面擺攤,到現在還是每天一早來開店」

據張老闆回憶,父親民國三十幾年就在現今沙鹿公有市場外小巷擺攤幫人磨刀,

一個小木箱、一席坐墊就足以填滿他七十年的歲月、養活一家人,

民國五十幾年時因小巷被人買走變私有地便搬到附近一店面門口騎樓擺攤,

民國八十幾年店面又被他人買走便再搬到沙鹿公有市場內,

原本攤位沒有店名、也是為了租店面才取名建輝申請營業登記,

父親生性低調但對工作一絲不苟、每天一早就來開店中午才回去休息,

父子兩人沒有網站、沒有手機、沒有市話,

生意全靠多年來的在地熟客介紹,

“還有沙鹿之美社團介紹來的”(張老闆笑)

A7R01999

充滿歲月感的工具箱,這個木箱已經是第三代、也用了二十多年了。

A7R01982

這個底座有沒有似曾相識?沒錯!是跟台鐵要鐵軌來做的!

A7R01990

早期手工磨刀要用木板夾住固定

A7R01993

靠在底座後再一個個鋸齒磨利

A7R01996

經過幾千幾萬次的敲擊、就連鐵器也被敲出了凹槽

A7R01968

現在磨鋸齒可以用這台訂製可以左右擺的砂輪機取代

「我光是這步驟就練了三年多才上手。」

張老闆奉父親的要求、退伍後就開始跟隨在父親身旁學磨刀做生意,

早期還沒有電動砂輪機磨刀這麼輕鬆、像是光敲鋸齒就練了三年多才上手,

(敲鋸齒的目的是為了將鋸齒往兩側偏中間形成一個溝槽、鋸木時木屑由中間排出,鋸齒因磨擦生熱又會彈回來、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再敲開)

在現在鏈鋸盛行、不利就換一條鏈條的時代,

我想很難會有人願意再花這麼多時間練這樣的技術,

這樣的畫面遲早會成為絕響的。

張老闆講著講起興致來了、開始在店內東翻西找值得拍的東西,

A7R01973

翻出一大一小兩把手工鋼製剪刀、要我一定要拍下來,

A7R01977

這兩把剪刀是由鋼條手工塑形而成、握起來的瞬間一股時代感油然而生,

這種粗曠、手工的握感不是現代工業製品可以比擬的。

可惜這種手工鋼剪又貴又會生鏽要常上油保養、現在沒什麼人想買了,

如果以後師傅不做就會絕版。

「現在大家都去家樂福買工具、很少人會來傳統刀鋪了啦」

張老闆也很直白說店鋪現在賺不了錢了過一天算一天,

孩子也不願接手做這種每月收入不固定的工作,

現在大家都去家樂福買工具,

買電動鏈鋸不買手動腰鋸、

買不鏽鋼剪刀不買鋼質剪刀,

現在主要都幫老客人磨磨刀、維修農具,

雖然我覺得店內到處都是寶、正式台灣傳統產業的體現,

但終究還是得面對遲早被連鎖大賣場取代的可能性。

A7R01949

現在主要都是服務老客戶維修農具

A7R02000

時間會將建輝刀剪舖帶到何處呢

《沙鹿百工》第1集- 歐克牧場

IMG_2699

第一次見到歐克牧場陳老闆是受朋友邀約去參觀陳老闆搭建中的秘密基地、

陳老闆像個小男孩般靦腆卻充滿熱情、一談到木屋的結構就開始侃侃而談,

這也讓我開始好奇是什麼樣的機緣讓他從養羊變成廢寢忘食地建築他的城堡?


「我16歲國中畢業就一個人來到山上開始養羊」

陳老闆的父母早年是飲料經銷商、主要客戶為鄉鎮雜貨店及開貨車進軍營兜售等,

但隨著統一超商的崛起、軍中成立營站,

陳老闆認為經銷商已成為夕陽產業、便決定另起爐灶,

16歲那年獨自一人上山開墾大肚山荒地養羊、鐵皮一片片釘出了歐克牧場的雛形,

歷經了3年牧場慢慢上了軌道、父母也決定在那時賣掉了經銷商牌將重心轉往牧場。

A7R01862

陳老闆說明他堅持不高密度飼養、讓羊隻們有足夠活動空間羊才不會心情緊繃。

A7R01908

牧場保留原始的高喬木樹種,達成上方遮蔭、下方空氣對流的效果。

「和別人用一樣等級的飼料、就只能產出和別人一樣普通的羊乳」

陳老闆為了產出和別人更不一樣的羊乳試了各種異想天開的方法,
包括牧草中添加大肚山脈盛產的龍眼荔枝葉等、但都無顯著提升,

最後決定下重本使用美國百慕達牧草來提升羊隻蛋白質攝取量,

才成功讓影響羊乳風味的酪蛋白含量大大提升、產出自己滿意的羊乳。

陳老闆另外提到,因為他的羊乳為保留最大比例酪蛋白所以使用低溫巴氏殺菌法,

腸胃敏感或免疫力低的人不建議飲用、以防一次攝取太大量酪蛋白腸胃無法吸收而拉肚子。

A7R01891

”你猜這一綑百慕達牧草一綑多少?一綑1000;你再猜一般商業牧場餵羊的鼠尾草燕麥草多少錢?不用錢!“

A7R01880

瞳孔有神、毛色柔順明亮,是優良羊隻的正字標記。

A7R01923

因羊乳的酪蛋白含量特別高、靜置一段時間後上層甚至會凝結成像奶酪般的稠狀。

A7R01910

陳老闆很自豪自己的羊乳通過SGS  35項藥劑檢測,全台灣應該沒幾家能保持這個標準。

A7R01916

陳老闆和沙鹿店面一影。

「在經歷過這些後,我將自己交給了上帝」

看似發展一切順利的背後、其實陳老闆也面臨過不少挑戰,

先是在9年前羊乳銷量正巔峰的時候得到猛爆性肝炎、恢復期讓他痛不欲生;

再來是豐原店店面生意慘淡、父子失和父親不准他進牧場;

儘管當時訂單供不應求、每天都想著要如何給足通路乳品,

但他突然醒悟自己當時過得很不快樂,

想到當初在牧場養羊的日子,躺在羊身上睡午覺、親母羊惹公羊生氣的日子,

他最後決定重新調整通路及飼養規模、並將牧場主導權交給了父親,

自己則在牧場旁的另一塊空地打造自己的夢想莊園,

未來打算將牧場轉型為觀光農場、結合淡水魚養殖、木屋咖啡、餵羊體驗區,

未來歐克牧場的新面貌會是什麼樣子,

大家都期待著。

A7R01853

“我爸爸很厲害、他什麼都會哦!”,擁有這種童年的孩子應該羨煞不少同學吧。

IMG_2687

整塊荒地陳老闆整地完全靠他自己人力,上午送貨、中午挖十車土、下午回去顧店,經年累月後變成現在的樣貌。

IMG_8407

陳老闆視察現在試驗階段的水循環系統。

IMG_8411

木屋在夜晚和燈光的襯托下更顯得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