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百工》第11集-福州長袍店

A7R05235

在前趟採訪錫店陶藝師葉文雄時、附近一塊偌大的福州字樣招牌吸引了我的注意,

向葉師父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有數十年歷史的服裝老店、但經過門口無人看店、看起來又像民宅一樣的擺設、不確定是否還有繼續營業,

後來照著外面電話撥打詢問、順利聯絡到蔡老闆,

今天,就由福州長袍店蔡美女蔡老闆和我們分享福州長袍店的故事。


「在當時長袍馬褂是清朝人的日常衣著」

蔡老闆先生的祖父西元1880年出生於中國福州、在當時長袍馬褂是清朝人的日常衣著、生於製服世家的祖父、和每個兄弟都會做長袍馬褂,

祖父成年後遷移來台落地生根、先生的父親繼承祖父的好手藝、在沙鹿舊公有市場開店、民國60年代遇到市場翻新才搬遷至新興街現址,

而蔡老闆從小也在製服的環境中長大、母親在現沙鹿東晉路開店做女裝訂做,

蔡老闆從初中就開始幫忙、直到25歲出嫁店面改由大嫂接手,

有著豐富製作服裝背景的蔡老闆、

一嫁來夫家、很快就能上手幫忙長袍馬褂的製作,

而先生那輩開始、男人都外出工作不學長袍馬褂了,

所以店裡改由蔡老闆、大嫂、大姑小姑這群姑娘們接手,

待之後大嫂搬離、大小姑出嫁之後、蔡老闆成了福州長袍店的主要負責人。

A7R05203

一走進新興街、福州字樣的招牌特別顯眼

A7R05206

先生父親年輕時日常穿著馬褂的珍貴照片(超帥氣呀!!)

A7R05233

福州長袍店以前叫吳錦昌服裝店,但客人習慣叫公公福州仔、最後才改叫福州

「小小的店面除了公公大嫂和她以外、還擠了好幾位學徒幫忙。」

粗略分類來說-

長袍-男士一件式服裝、常見材質如蠶絲。

馬褂-男士上身外罩衣、常見材質如緞面。

旗袍-女士一件式服裝、有腰身, 常見材質蕾絲+裡布。

壽衣-一套3(早逝往生者)或5或7(大部分)件,常見材質棉、綢、蠶絲。

民國六十年代、或許適逢經濟起飛、西裝又還沒開始流行,民眾願意花錢在精緻訂做服裝上、女生穿旗袍又蔚為流行,蔡老闆剛嫁來時正值長袍旗袍銷量的巔峰時期,

小小的店面除了公公大嫂和她以外、還擠了好幾位學徒幫忙,

這麼多的人力還是很難消化大量的訂單,

蔡老闆回憶那時常常6-7點上工一做就做到半夜1-2點,

這樣長期不健康的工作模式導致她20年前脊椎出問題ㄧ坐就酸痛、

後來靠著游泳復健才有效舒緩,

蔡老闆也笑說她三個小孩都是給附近鄰居攤販帶大的,

那時真的太忙沒空顧小孩、小孩都自己跑去外面玩,

還好附近鄰居都相當友善會幫忙照顧,

但有次女兒疑似被人抱走晚上未歸,

她焦急地報警找人、最後懷疑是女兒哭鬧太吵被抱走的人送到其他警局,

才聯繫上她帶回,

“那天帶回來女兒整個人都變了,眼神呆滯、常常嘴破、做惡夢,去收驚看醫生都沒用、過了大半年才好轉。”

講到這裡蔡老闆眼神露出一抹哀傷,我想這樣令人心疼的經歷一定是母親心中永遠的痛吧,

除了民眾訂製以外、眾多廟宇的制服也是他們家的一大客源,

蔡老闆驕傲得說沙鹿青山宮、玉皇殿、清水壽天宮等都是她的客戶,

清水壽天宮有次一訂就一百多件、趕工的日子讓她特別難忘,

蔡老闆展示過去廟服的作品時我發現有套長袍顏色非常鮮艷新穎、

便好奇詢問廟宇通常都怎麼決定長袍的顏色花紋的?

“他們都會擲筊問神明這個布料顏色喜不喜歡呀。”

原來神明也會喜歡一些新奇的顏色呀(笑)。

問到平常較少接觸到的壽衣部分,

蔡老闆分享-

壽衣通常都是由長者生前來挑布量身材訂做、

待完成後再付款取回交代給晚輩知道。

ㄧ改我之前的猜測壽衣可能都是長輩過世後晚輩來購買的、

原來上一輩的觀念如此豁達、願意來替自己最後一程先挑選好想要的衣著呀!

蔡老闆説今年閏年關係還特別多長輩來訂做呢!

A7R05219

櫃子內塞滿滿滿布料、蔡老闆說中部沒有她中意的布料、都是從台北購買來的

A7R05216

馬褂

A7R05231

蔡老闆為參加兒女婚禮自己訂做的旗袍

A7R05221

7件式壽衣

A7R05207

蔡老闆驕傲地展示過去幫眾多廟宇訂製的長袍

「海線僅存訂做長袍馬褂的店家。」

隨著公公離開、大嫂大小姑陸續搬到外面,店內的責任漸漸落在她身上,

好在大小姑、姪女偶爾也會回來幫忙,

蔡老闆說她現在眼睛不利做衣服比較慢,

以前一天可以做2-3件現在頂多1件,

身為海線唯一訂做長袍馬褂的店家、她還是努力服務著每位客戶,

但長袍旗袍成衣的出現也漸漸打壓到他們的生存空間、一開始有成衣大家還是選訂製,

但越來越精緻的成衣、數倍的價差,

一開始是男裝開始退流行(也許大家開始穿西服?)女裝接著退、也對她們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這十年大多是接單做老一輩壽衣居多,

期許蔡老闆有機會將這樣手藝傳承下去、讓下一代還有機會見到傳統手工服飾的華麗與精緻。

A7R05245

15年前也曾有中國時報記者來採訪她

A7R05241

蔡老闆和店面一影

2020/10 北二段I型(閂山鈴鳴-畢祿羊頭)-品嚐中央山脈大縱走的辣度

A7R04507-HDR

前言-

當第三天踏上畢祿山接到傳統路徑那刻、我暗自發誓平安下山後一定要好好寫篇有關這段少有人走的路線圖文記錄、好好回饋給接下來有計畫走這段的山友們

閂山鈴鳴-畢祿羊頭中間這段如果沒有前人留下的路基布條和GPX,我們一定無法如此順利完成這段路線、甚至可能撤退,在這要特別感謝交大山社及無聲力量的布條,這兩者綁的布條非常顯眼又新、幫了我們不少。

中間這段麻煩的地方在於缺水、又缺乏明確路徑、就算有布條也不一定是最好走的路、有時有路徑卻沒布條讓人懷疑是死路,常常遇到探路無功而返的情況非常累人,以下時間、水源等記錄僅參考用,務必出發前確認水源狀況、團員中要有認路、開路能力的老手參與,希望這篇記錄能幫到眾多山友們


1.路線介紹:

北二段主稜脊群巒,北起甘薯峰,南止於畢祿山,稜脊斷崖崩壁,以畢祿斷崖、無明斷崖、鬼門關斷崖綿延不絕,計有甘薯峰(3156M)、無明山(3449M)、鈴鳴山(3271M)、畢祿山(3370M)名列百岳;其支稜上還有閂山(3167M)、羊頭山(3033M)等山頭。

目前北二段最常見的走法是由730林道進入,單攻閂山後上切到鈴鳴山,轉往北方過無明山、鬼門關山、一直到甘薯南峰,輕裝攻甘薯峰後,在沿稜往西下切到耳無溪後,同樣由730林道出來,成為○形走法。還有一種是I型走法,從大禹嶺合歡隧道旁的820林道進入,上切到中央山脈主稜畢祿山後,沿稜往北,同樣經鈴鳴山、無明山、由甘薯南峰往西下切到730林道出來這走法之所以不盛行的原因是:1畢祿到鈴鳴的稜線未開放 2必須接駁或租車。相較於通稱的北二段,畢祿到鈴鳴的稜線就有人稱之為小北二。

中央山脈北段三大斷崖 – 死亡稜線、鬼門關斷崖、畢祿大斷崖。畢祿大斷崖則介於畢祿北峰與畢祿山之間。

2.活動時間:

10/01(四)-04(日)

3.隊伍結構:

領隊 :崔士豪(暨大山社)

隊員:朱育慧(暨大山社) 巫天文(輔大山社)

王子健(暨大山社OB) 李建鋒(清大山社)

吳柏憲(暨大山社OB) 歐鈺馨(輔大山社)

4.計畫行程:

D0 09/30(三)

晚上埔里過夜

D1 10/01(四)
4:00暨大→(4hr) →( 730林道6k →(180min)→)8:00 730林道11.7K2330m →(100min)→ 17.5k耳無溪下切點登山口2635m →(100min)→ 23.2K登山口2870m →(100min)→閂山3168m →(60min)→ 23.2K登山口2870m →(60min)→ 25K工寮2815m (宿) 

※ 若此日天候不佳或14:00未到23.2K登山口則不取閂山

D2 10/02(五)
5:00 25K工寮2815m →(30-55min)→高繞完回林道→(45min)→ 27.5K林道登山口2820m →(70min)→稜線鞍部岔路2820m(有水源但不佳)→(60min)→鈴鳴山3272m →(100min) → 3098峰前營地或黑水塘營地3075m煮飯水

※ 若此日行程順利且天氣良好可考慮前行至北畢前營地4T*4

※ 若此日狀況不佳則改至鈴鳴東鞍營地紮營,若一路通順可考前進到北壁祿山前營地。(EX.大霧)


D3 10/03(六)
5:30 3098峰前營地或黑水塘營地3075m →(110min)→ 3020鞍部→(60-190min)→畢北營地3195m →北畢祿山→畢北營地→(60-120min)→畢祿斷崖3240m →(30-60min)→西側森林岔路3275m →(50min)→畢祿山→(120min)→  820林道8.4k三岔路→(30min)→畢祿營地


※ 若此日無法抵達畢祿山則鋸齒連峰行程取消,改畢北營地紮營。D4回畢祿山直接下至畢祿登山口。

D4 10/04(日)
5:00 畢祿營地→(60-105min)→鉅山3275m →(160-210min)→鉅山東峰→(30min)→三岔路口2954m →(50min)→羊頭山3035m →(40min)→三岔路口2954m →(150min)→羊頭山登山口2025m 

5.實際行程

D1 10/01(四)

4:20埔里出發

7:00梨山

8:25到11.7k

8:55出發

9:20小休

9:30出發

10:00休息

10:15出發

10:3515.5k折返回15k取水 總共帶3.4L

10:42取水

11:18再出發

過廢棄機車後沒訊號

12:00 17.5k午餐

12:30出發

13:50 22k營地 一格4g

14:15 23.5k登山口 滿帳 無訊號

14:25 24k搭帳地

15:20輕裝出發閂山

路上多處黑水池

16:55 大水池 最後山頭

17:23攻頂

17:40出發

19:25回登山口

19:40回35.5k

21:00就寢

D2 10/02(五)

4:30起床

5:52出發

24.4k無水

6:40 25k工寮 無訊號

6:50出發

7:12往上左轉走錯路到林道岔路後返回工寮 要往右轉

7:22到26k岔路處4G2-3格

7:35出發走崩壁

7:45到崩壁 取右新路

7:55 7人過完好走 有訊號

8:00 出發

8:02高繞岔路

8:55 27.7k營地 有水聲 無訊號

9:08 下切2分鐘27.7k水源處 豐沛 剩1.3L總共帶3L

9: 35出發陡上稜線

10:30岔路 4g兩格

10:45出發

11:30上坡到稜線 500m到鈴鳴

有黑水池 4g3格

11:50攻頂

12:45出發

13:10箭竹平地小休 0.3k

13:20出發

13:57空曠處小休

14:08出發

15:25到鞍部岔路 4g兩格 過3100峰

15:35探路完下切左轉往鈴鳴方向走

15:40到黑水塘營地 3098峰前營地 勉強4Tx2 無訊號 下面有一乾枯黑水塘可搭4tx1

19:40就寢 營地不平不好睡

D3 10/03(六)

4:30起床

6:50水帶3.4L出發

6:55鞍部

7:00出發

7:55到無名營地 無水 4Tx1 無訊號

 tw67座標 284588 2680991

8:10草坡小休 約1.9k 1k到畢北 1.25k到畢祿

8:15出發

8:50到畢北前營地3092峰前營地 4Tx2 無水源 無訊號 休息

9:10出發

10:00到稜線 休息

10:10出發沿稜線到鞍部上北畢祿

11:35上稜線出樹林

11:40進樹林

11:45休息吃午餐

12:05出發

12:20到三岔路

12:22北畢祿山  4g兩格

12:30往下走

12:37畢北營地 狹長型 4Tx2 無水源 4g一格 上坡取左

12:48到小丘

12:52取右上瘦稜

13:25畢祿北鞍 馬上陡上

陰涼處小休 離畢祿斷崖200m 4g3格

13:35出發

14:45畢祿大斷崖 4g3格

16:00過完地形陡上箭竹林

16:15上稜線

17:10上稜線

17:30過地形到草坡 4g2格

17:40出發

17:45畢祿山頂

17:50出發

17:55三岔路

17:58到畢祿前草坡營地 4g3格 無水源 平地4Tx2 其他斜坡地4Tx4以上

行動水喝了1.4升剩0.4升 煮飯1.6升

晚餐加早餐用1升

20:25就寢

行動水留1L

D4 10/04(日)

4:30起床

6:30出發

7:45四五峰鞍部岔路休息 4g2格

7:52出發

8:10鉅山頂小休 4g3格

8:20出發

9:10六七峰間ㄧ平坦營地4Tx1 4g1格

9:40拉繩橫渡

9:50到第七峰小休

9:55出發

10:05 七峰後ㄧ平坦營地 4Tx2 4g1格

10:20ㄧ大平坦營地 4Tx4 4g1格

10:25樹凹洞水源裝水0.6L

10:40出發

10:453.05K鉅山東峰前營地 4Tx3 4G2格 有鋁盆接水

11:20 3.8K三岔路 4G3格

11:35輕裝出發羊頭 3.0-4.1k 共1.1k

11:43陡下0.4k遇一爬升

11:49 3.6k開始上升

12:18攻頂羊頭山 4G滿格

12:30出發回程

13:18回到三岔路

13:40回程下山

14:10 2K處

14:48 1K處(中間走錯路)

15:25到慈恩隧道登山口

水剩0.4L

6.沿途照片分享

因圖片眾多、全部圖片請移駕至Flickr觀賞,

裡面也有一些閂山鈴鳴-畢祿羊頭這段之間的岔路、目標物照片,

可作為認路的參考。

完整相簿連結

D1 10/01(四)

⇩凌晨埔里會合

IMG_0147

⇩梨山7-11小休補給、這間小七的風景太無敵

IMG_0180

⇩730林道的路況太慘烈、我完全覺得包車錢花得值得,我絕對不要開自己的車上來

IMG_0195

⇩整裝後準備出發

A7R04323

⇩15k水源處、水源小不明顯錯過還繞回來取

IMG_0206

⇩廢棄機車處、過此處後幾乎沒訊號

A7R04331

⇩無名山三岔路休息午餐

A7R04336

⇩閂山之門

A7R04344

⇩23.5k閂山登山口,滿帳沒位置

A7R04349

⇩往前約24k一處小空地免強搭帳、整裝後輕裝攻閂山

A7R04350

⇩閂山頂看夕陽

A7R04364-HDR

⇩雲海相伴,原本考慮走金明真捷徑、但考量天黑路況不熟、還是原路回去

A7R04376

⇩山頂中秋賞月成就達成

A7R04379

 

D2 10/02(五)

⇩25k工寮、此處有兩條路、有一條會直接錯過工寮前行

A7R04388

⇩裡頭有山友留乾淨水源數瓶、功德無量,此行剛好遇到水源嚴重缺乏、建議真的有需要的山友再取

A7R04386

⇩出工寮後上林道記得右轉、我們錯誤左轉走入廢棄林道又回頭浪費半小時,

此圖為高繞岔路口、考量天氣佳、路程又嚴重落後、決定走崩壁

A7R04394

⇩此處左轉上切

A7R04395

⇩崩塌處、從最右側路徑走下去

A7R04398

⇩此崩壁其實穩定好走、不恐怖

A7R04401-HDR

⇩27.7k,右切陡下到27.7k水源處,2分鐘就可以到,再往前也有一個小徑下切、但聽說難走多了

A7R04406

⇩山友們、請務必在此補滿水源,往後兩天你會無時無刻想念這裡的水源

A7R04408

⇩揹滿水開始陡上上鈴鳴、完全沒要給人輕鬆的意思…

A7R04414

⇩準備登頂鈴鳴、往右遙望畢祿山,要走的路還好長呀

A7R04429

⇩過鈴鳴後開始往未知的路段邁進

A7R04441

⇩此處我們是照GPX往右下切、但很不好走,懷疑有更好的路徑

A7R04473

⇩沒路硬開路直直往下切箭竹林

A7R04474

⇩開始腰繞又莫名出現了路跡

A7R04476

⇩抵達黑水塘營地、腹地小又不平很難睡,本來考慮往下個營地前進,但大家被上午的開路累到每個人都不想再移動了

A7R04500

⇩有如mac桌布般的夕陽色溫,這趟最幸運的事4天天氣奇佳、一片烏雲都沒有,天天出大景

A7R04523

 

D3 10/03(六)

⇩日出美麗的色溫

A7R04530-HDR

⇩回望走過的荊棘路

A7R04546

⇩無名營地之一 無水 4Tx1 無訊號

TW67座標 284588,2680991

A7R04581

⇩看到此形狀奇異怪樹請照布條左切

A7R04622

⇩不要懷疑請往下鑽會看到路徑

A7R04623

⇩上圖之後我們經過了一段我們經過了一段痛苦的找路時光、找不到路下切鞍部,

後來硬開一條路下切後再上切,終於到松風嶺

A7R04650

⇩準備上北畢祿稜線

A7R04666

⇩上稜線後又很快進樹林

A7R04670

⇩令人無言的北畢祿三角點、但從三岔路到這只要3分鐘,還是可撿

A7R04674

⇩畢北營地 狹長型 4Tx2 無水源 4g一格 往前行右轉上坡取左

A7R04680

⇩開始上瘦稜

A7R04702

⇩畢祿大斷崖

IMG_0310

⇩往下看

IMG_0313

⇩我太低估了此斷崖,看紀錄以為只是普通的碎石坡、距離也不長,

實際走過發現地形非常容易鬆動、碎石不斷往下滾,有給它恐怖到,

隊伍在這裡卡了很久

IMG_0317

⇩過斷崖後上切上稜線、往下是無底深淵、不敢久留

IMG_0333

⇩再過一小地形、路基穩固、安全

IMG_0339

⇩看到一顆聖伯納犬形狀的岩石

IMG_0347

⇩意料之外的危險地形,左邊是無底深淵、請靠右鑽樹叢爬過去,過了這裡就海闊天空了

IMG_0358

⇩準備接上傳統路徑了

IMG_0360

⇩看不完的雲海夕陽

A7R04724-HDR

⇩全隊畢祿山頭合影

A7R04749

⇩雲海美得不像話

IMG_0365

⇩到畢祿前草坡營地 4g3格 無水源 平地4Tx2 其他斜坡地4Tx4以上

A7R04751

D4 10/04(日)

⇩日出

A7R04761-HDR

⇩缺水缺到開始搜集帳篷上的霜

IMG_0383

⇩開始上上下下鉅齒連峰

A7R04766

⇩比較小有難度的是六七峰間的橫渡地形

A7R04772

七峰後ㄧ平坦營地 4Tx2 4g1

A7R04780

⇩看起來危險,但不難

A7R04784

⇩發現神奇的樹洞裡面滿滿的水,不管是不是死水、缺水缺到怕的大家還是搶著裝滿濾水器濾過來喝,意外的是沒有異味還有淡淡的茶味!

A7R04787

⇩3.05K鉅山東峰前營地 4Tx3 4G2 這裏有鋁盆裡面有一些算乾淨的水

A7R04790

⇩最後一座、羊頭山攻頂,接下來就是痛苦的陡下路程、單攻畢羊的山友們請收下我的膝蓋

A7R04797

⇩回到慈恩隧道登山口

IMG_0412

⇩往前走有乾淨出水口盥洗

IMG_0411

⇩下山還是滿滿的雲海相伴

IMG_0416

《沙鹿百工》第10集-彬彬理髮廳

A7R05172

在商家眾多的中山路上、有家近三十年歷史的老牌理髮廳是許多老一輩每月必來報到的老地方、稍不注意就容易錯過,

今天,就由彬彬理髮廳老闆余秋蓉來和我們聊聊她的髮廊人生。


「我一開始最想學的是做衣服、但父親說請師傅教做衣服太久又太貴。」

余老闆民國49年出生於現嘉義縣太保市、

小學畢業後就隨家裡做農,

余老闆不喜歡下田工作、

母親說那只能去幫忙養牛或去髮廊當學徒,

但余老闆最想學的是做衣服、只是父親說請師傅教做衣服太久又太貴(要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

就這樣沒有共識、余老闆只能繼續下田幫忙,

拖了好多年、在大伯的鼓勵下、在16歲那年她終於決定去當髮廊學徒、開啟了余老闆的髮廊人生。

A7R05125

余老闆翻開泛黃的相冊、訴說著年輕的時光

A7R05131

初踏入一新軒、略顯青澀的余老闆

A7R05126

一新軒在當時是有名的豪華理髮廳、從照片中的背景可以ㄧ窺風華


「巔峰時期,常常一天一燙就4-5顆頭、整天只能抽空喝杯奶茶果腹

“我父親花了6000元請師父帶我半年,前面半年都不能抽成、半年後才能自己選髮廊、才能抽成。” 余老闆說著,

做了一年後有口皆碑、開始到處被髮廊挖角,

想找她工作的老闆甚至會直接去她家裡問她父親“能不能讓妳女兒到我髮廊工作”,

這段時間余老闆開始到處累積經驗、

曾在營區幫新兵剪平頭、也曾去台北姊姊的髮廊幫忙,

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在現今彰化櫻山飯店對面髮廊的學徒時光、遇見她的恩師,

余老闆在那裡學會許多髮型技巧,

早在當時六零年代、老闆就開始剪起前衛的半剃頭,

SPL683809_022

圖示,圖片引自:https://images.app.goo.gl/5osUBKeiigVs6wup8

更讓余老闆懷念的、是老闆夫妻視如己出的照顧,

員工餐老闆娘總是準備滿滿一鍋滷肉放滿魯蛋叫她們多吃一點不要餓到,

老闆娘自己在賣布、偶爾還會帶她們去做衣服添新衣,

民國65年,余老闆輾轉來了到沙鹿一新軒-當時的豪華髮廊,

直到民國71年生了大兒子才離開專心帶小孩,

76年孩子大了、又到至今還在營業的老牌燕燕理髮廳工作、回到熟悉的髮廊,

民國79年,買了彬彬現址、隔年「彬彬理髮廳」正式開幕!

面對當時沙鹿已有其他老牌理髮廳的夾擊、

彬彬的第一段路其實走的並不順遂,

好在撐過了這麼階段、彬彬生意開始上了軌道,

“以前這裡擺了十個座位、請了7-8個小妹,業績好的師傅一個月領個7-8萬不是問題!”

大家常常一天一燙就4-5顆頭、整天只能抽空喝杯奶茶果腹、沒時間好好吃飯。

A7R05144剛開幕時期的彬彬理髮廳

A7R05141年輕的余老闆髮型好時髦呀!

A7R05134余老闆去高雄比賽觀摩看看流行趨勢

A7R05139這樣的髮型現在看來還是超級前衛呀…

A7R05149客人上門、余老闆都會奉上咖啡或熱茶

“以前我都一天煮一大桶咖啡直接給人倒!”余老闆說


「老客戶一個個離世後、上門的人越來越少了。

余老闆說傳統髮廊的下坡約是在八零年代的尾巴,

也許是因為86年阿扁強制騎機車要戴安全帽婦女們不再三不五時來洗頭了,

也許是因為九二一後景氣變差了,

後來的彬彬沒再像以前忙碌、椅子收了幾張、師傅走了幾位,

多了是和師傅聊天等客人上門的時光,

這十年感受更深的是以前的老客戶一個個離世後、新ㄧ代也不願踏進傳統髮廊,

更不用講有願意上門的學徒,

余老闆想著也許幾年後要收起來好好含飴弄孫了,

但在這之前,彬彬還是會一直和老客人共享著屬於那一代的流行、時光。

A7R05165電動推剪出現以前每位師傅必練的手動推剪

A7R05180余老闆與店面一影

《沙鹿百工》第9集-英美車行

A7R04909

在人來人往的沙田路上、有家佇立近近六十年的自行車行,

不起眼的店面卻乘載了無數沙鹿人的單車記憶,

今天,就由英美車行林志明老闆和我們說說英美車行的故事。


「我12歲就能獨自組裝出一台單車!」

林老闆的父親出生於傳統農業為主的三零年代,

家中有8個兄弟姐妹的他、從小承擔起分擔家計的重任,

小學畢業後就去台中市區的自行車行當學徒、

學了一年多回到台中海線、評估當時的商業人潮熱絡度後,

決定在現今四平街租店面開設自行車行、閒暇之餘回龍井老家幫忙家中務農,

民國51年林志明老闆出生、此時父親的店已小有名氣,

林老闆就在被腳踏車零件環繞的環境長大、他驕傲得說他12歲就能獨自組裝出一台單車!

五零年代當時路上還沒什麼機車轎車、腳踏車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那時醫生騎著紳士車上下班、計程車是三輪車、淑女車是流行的嫁妝,

林老闆說在自行車行可以看到很多各行各業的人,

看過廚工騎著單車拎著一袋廚具到處問哪裡工廠需要幫忙煮飯的、

看過工人背著一把鋤頭挨家挨戶問要不要幫忙挖水溝、

看過很多農民上午農忙完下午載著農產品四處兜售、

有時進來修車的農民很老實說身上沒什麼錢、修車費可不可以用農產品換,

父親也都爽快答應。

民國62年,父親將車行搬來沙田路現址至今,

林老闆退伍後則是到外銷公司當了2年生產線組長見見世面、看看大廠牌的生產流程,

接著就回到家中正式接手英美車行。

A7R04843

林老闆喜歡蒐集小時候常看到的單車和工作器具、一方面也是希望為歷史留下物證

A7R04869

看到車行外面一根根的鐵柱想不透有何用途、林老闆一示範,啊!原來如此

「從助手變成老闆的角色、需要的不再只有修車技術」

從助手變成老闆的角色、林老闆需要的不再只有修車技術,

面對客人百百種要會讀客人的心,

因此林老闆後來加入了義警和救難協會,

一方面增加社會歷練、投身公益,另一方面也是工作以外的抒發。

遇到上門買單車給孩子的家長他通常特別雞婆、會一再叮嚀要讓孩子結伴騎車,

也會分享在救難協會汲取的經驗、他看到常見的車禍、擄童案件原因給家長聽,

希望避免任何一起孩童憾事的發生。

林老闆有項廣為人知的事蹟是翻修中古自行車捐贈給家境不寬裕的學童,

問起這項善行的契機-

“那時有的客人來買新自行車就問我舊的那台怎麼處理?拿去廢鐵回收又很浪費,

我突然有個想法就跟客人說不然你單車給我、我免費幫你翻新送給有需要的人,

這樣單車持續被需要的人使用你也開心。” 林老闆回答

後來他開始和校長、里長、社工接洽,請對方尋找有需要的學童並通知他,

就是這股單純的念頭、讓他20年來送出超過500台自行車給學童上下學,

每台從他這出來的單車前後都會貼上反光條增加安全性、如果家屬同意的話還會銹上電話號碼,

所以他的腳踏車他一眼就可以認出來,

“有次看到外勞騎著我送的腳踏車在路上晃我一看就知道是贓車,立馬追上去逮人報警!”他驕傲的說

另外不得不提林老闆真的是我看過最傻人有傻福的代表,

除了免費捐贈腳踏車外、

民國70年他就開始開統一發票、

朋友笑他傻、結果民國77年店面火燒、因為有開發票佐證營業損失所以申請到補助、理賠,

然後民國92年國民旅遊卡上路他也是第一波受惠的店家 ;

另外早年有次北上去參觀世貿自行車展、行前被父親唸賣單車的去什麼單車展、

結果結識單車零件大廠Shimano主管、受邀參與培訓,

後來全海線只有他會修Shimano的油壓煞車系統!

A7R04885

這台發財車陪著林老闆經歷無數救災現場

A7R04902

數不盡的捐贈單車感謝狀

A7R04858

只要家屬同意、都會在單車上銹上電話防止被偷

「那時許多同業紛紛轉型成機車行但我們還是選擇撐下去」

問起自行車業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林老闆回答民國六零年代機車普及對自行車業一定是一大痛擊、

民國百年以前幾乎都是慘淡度日、父親靠著家中稻田、兼職作房仲勉強應付家計,

許多同業紛紛轉型機車行但英美車行還是選擇撐下去,

但到了民國96年、一股不可思議的現象突然發生了,

全球突然掀起一股自行車熱潮、民眾流行騎單車休閒,

這股熱潮導致全球自行車大缺貨供不應求、

林老闆常常遇到客人上門求車卻交不出車的窘境,

那陣子常晚回家被父親唸、他也只能無辜地表示沒辦法顧客一直上門,

父親也直呼從業數十年來沒看過這樣的榮景,

但激情過後總會消退、後來這股需求漸趨平穩,

至今這股休閒自行車需求一直穩定存在著,

英美車行也持續為沙鹿這塊土地付出著。

A7R04906

林老闆和店面一影

《沙鹿百工》第8集-洽和油廠

A7R04829

在調和油價錢和效率都遠超傳統油品的趨勢下、

現在越來越難買到也越來越少店家願意製作傳統油品,

但在沙鹿中山路上、有家飄香80餘年沙鹿人家喻戶曉的油廠卻長盛不衰持續生產著傳統麻油,

今天,就由洽和油廠第三代接班人-林瓊華女士和我們聊聊洽和油廠的故事。


「老沙鹿人都稱我祖父叫“油車河”!」

洽和油廠創辦人林江河自小就承擔起分擔家計的重任,

5歲就被母親帶去戲台班前樹下幫忙賣小吃、

也曾去皮鞋店當過學徒、去電信局上班早上送信、晚上接線,

事業的轉捩點是有次被朋友揪去彰化芳苑做農務工和去油廠炒芝麻,

當時林江河先生覺得做麻油不用在外風吹日曬家鄉沙鹿又盛產花生芝麻、

因此於民國29年(當時台灣還是日治時期)在沙鹿文昌街住處成立洽和油廠,

但草創初期規模較小、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

於是白天他去外面油廠幫人炒芝麻、自家油廠給太太顧,

太太腳踩翻炒爐、手車衣服、背後再背一個小孩,

一家度過一段艱辛的日子。

林江河先生先後曾在洽發製油廠、新豐美製油廠當過翻炒工,

而前者就是現今鼎鼎大名的 – 福壽實業 前身,

老闆娘另外和我分享一則祖父在新豐美的溫暖故事-

“祖父有次沒錢買黑芝麻原料給自家油廠榨油、

新豐美老闆就給他賒了一袋黑芝麻、要他做成油賣出去賺到錢之後再還他,

後來祖父真的把油賣完要還錢了、老闆卻又不收了,

老闆要祖父拿錢去買些家裡缺的生活用品跟更多黑芝麻繼續製油”

林江河先生的翻炒技術跟製油品質被人認同、

因此在沙鹿逐漸有了“油車河”的稱號!

A7R04807

民國50年至今、店面始終如一

A7R04801

產品沒有花俏的包裝、過多的選擇,每一樣都是招牌產品

「去學校的時候同學都湊過來我身上聞、因為太香了!」

現任第三代接班人林瓊華8歲就在家中油廠幫忙、

國中時期都是一早幫忙炒完芝麻才去上課,

“去學校的時候同學都湊過來我身上聞、因為太香了!”她笑著說,

民國70年時祖父分家產將油廠分給了父親、

可惜父親不幸早逝油廠便改由她和先生接手、營運至今。

洽和油廠的產品主要有黑芝麻油、花生油、苦茶油三樣

花生要先炒過再碾碎、黑芝麻先炒過再碾兩次、苦茶籽則不炒只碾碎,

A7R04809

翻炒爐

A7R04808碾碎機

A7R04820

碾碎後的原料裝到蒸斗用熱蒸氣把油逼出來

A7R04822

再把原料倒到模具壓成圓餅狀

A7R04810

最後再把圓餅放到油壓機上壓製出油就大功告成

老闆娘特別提到洽和還是保留傳統方式使用

「油壓式榨法」出油而不用現在較常見的「螺旋機器式榨法」,

老闆娘解釋油壓法出來的油味道較醇厚、螺旋法因軸心摩擦溫度較高、

榨出來的油可能會有澀味,

且油壓法原料榨取率大約只有38%、螺旋法大約50%,

因此願意使用油壓法的油廠越來越少了。

A7R04824

判斷油壓式榨法就是看它壓榨完產生的一塊塊又重又硬的茶餅

壓搾好的油需靜置約3天讓一些的原料小粉渣沈澱才可裝瓶,

此沈澱物稱為麻油滯(又稱漬)、據老闆娘說這個成分非常滋補、

也被用來作狗皮藥膏的原料之一!

「沙鹿鎮製油廠數量曾高居全台之冠!」

撰文調查資料時才發現、

原來在民國50-60年全盛時期、沙鹿鎮製油廠數量曾高居全台之冠,

直到民國70年左右沙拉油普及、傳統油業沒有人接班等因素逐漸沒落,

幸虧近年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指名使用傳統麻油、

洽和油廠累積不少死忠老顧客,

訪談期間不少老客人、長輩甚至餐廳來購買搬貨,

最後大家推薦大家讀讀這篇專題、裡面對沙鹿油業做了詳細的論述。

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492/2/161.pdf?fbclid=IwAR2eUBBICwnTL56BAwF733MCm5_aLSTk9ZRc3tN_AHmGQyUpp9Nk2BIkPPM

A7R04832

訪談期間不乏許多老客戶進來買油

A7R04841洽和油廠外觀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