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百工》第19集-新振成商行

A7R07132

由沙田路轉進日新街、有間外觀富有歷史、但店內商品總是陳列滿到溢出來的五金行、路過很難不對這誇張的商品數量多看一眼,

試探一問、發現竟然已有超過百年歷史、歷經三代屹立不搖,

今天,就由新振成商行第三代老闆陳書麟陳老闆來和我們說說新振成的故事。


「這些壓艙貨打響了五金行的名聲、讓爺爺有了瓷仔才的美名。」

新振成商行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

惟祖父在陳老闆小學三年級時即離世、對自家店舖的歷史大都是由父親轉述,

陳老闆的爺爺陳才日治時期在沙田路上成立益成五金行、專賣家庭工廠各式五金,

早期的陶瓷品是純手工外觀不那麼精緻、常有不合標準的淘汰品,

爺爺輾轉得知汕頭台中港兩岸來回的貨船會將這些次級品壓在艙底降低重心穩定船身,

便到港口搜購這些外觀不完美、但功能不減的陶瓷品,

再批發賣給許多攤商兜售,

這些陶瓷品因為實惠的價格馬上造成轟動引來搶購,

打響了五金行的名聲、讓爺爺有了瓷仔才的美名,

父親接班後將店舖改名為新振成商行、還曾引進過日本名牌陶瓷品販售,

陳老闆退伍後即回家幫忙家業,

20多年前遇到沙田路拓寬導致店面縮小、不夠擺放商品,

遂和叔叔租下兩間店面、移至一旁日新街、營運至今。

A7R07149

最早店面在現今手機配件行的位置

A7R07151

新振成最早期沙田路店面的珍貴照片

「有顧客說在大賣場買不到的東西在這裡反而買到了」

陳老闆說,祖父那年代沒有網路購物、貨運送貨,

購物一定要出門、和店家或挑著扁擔的攤商購物,

因當時錢幣還不甚普遍、還常可以見到以物易物、以母雞換五金的純樸景象,

以前嫁妝當中的小型傢俱都得到五金行採購、

所以每逢好日子新振成生意都大好、許多新人來購置嫁妝,

另外農忙時期、收稻倚靠大量人力,

所以也會有眾多田主來採購水桶茶壺、奉茶給辛苦的工人們,

問說會不會有同行競爭、競價的問題?

“沒有,以前生意好做根本不用管什麼競爭、我和另家老牌五金行寶記還是好朋友,有時還會互相調貨。”-陳老闆回答,

陳老闆接手後新振成也慢慢有了些改變,

以前工業家庭五金都賣、東西很多很雜,

但工業五金零件太多太雜無法每樣都備貨,

造成工廠有時來採購買不到要的東西而撲空,

後來決定專精化、只賣家庭類五金,

但至今還是有服務少數幾家老客戶工廠、送材料到工廠,

新振成的買賣方式和現今大賣場不大相同

來五金行是你要找什麼和老闆說、老闆找給你,

而在大賣場是開架式陳列自己逛、沒有人介紹說明,

有遇過顧客說在大賣場買不到的東西在這裡反而買到了!

陳老闆每樣商品都會找2家以上廠商比較、所以品質價格都不會太誇張,

遇到顧客商品載不回去、他也常阿莎力順路送到客戶家,

也因為這樣的信任、讓顧客一買就是數年、全家三代的生活用品都由新振成包辦!

A7R07148

來新振成像來尋寶、常會瞄到現在市面上少見的商品

A7R07128

新振成現址也是近百年的建築物、內部藍色木造結構可感受到時代感、可惜建築歷史已不可考,下方的天花板是上一任租客貼皮上去的

「年輕人常常進來看了看又雙手空空離開。」

大約是20年前、陳老闆發現越來越少年輕面孔來店消費,

在十多年前大型連鎖賣場在沙鹿開幕後情況更甚,

陳老闆發現新一代來店裡不太喜歡開口詢問、都喜歡自己看,

但新振成1-2樓堆滿的商品又沒有標價說明客人無從找起,

常常進來看了看又雙手空空離開,

但陳老闆倒是輕鬆看待這樣的轉變,

數十年累積下來的固定客群加上少數工廠客戶,

他還是常忙得不可開交,

採訪期間不時遇到廠商送貨、顧客上門,

也發現顧客常留下來閒聊幾句,我想這就是老店的魅力吧。

A7R07127

滿到溢出來的商品如果沒靠老闆找、顧客還真不知從何看起

A7R07139

意外發現的古董級保險箱、整座由純鐵鑄造,

重到無法靠人力搬運,當初從沙田路搬家時、這箱還是用怪手載過來的。

A7R07130

陳老闆與店面一影

《沙鹿百工》第16集-新梅花傢俱行

A7R06110

父親曾和我說過、早期購買傢俱大多都是到認識傢俱行和老闆說要什麼,

簡單詢問過材質價格後就等著傢俱行搬到家中,不太有比價、糾紛的情況發生,

這之間憑藉的就是一股“信任”。

這次有幸約訪到在沙鹿百年屹立不搖的新梅花傢俱行,

今天,就由新梅花傢俱第三代負責人陳墀田陳老闆和我們聊聊傢俱行的故事。


「常有廠商客戶不知道要到哪個店面、所以還有了北梅花南梅花的稱號」

梅花傢俱的歷史可追朔至日治時期,

雖然有部份資料說梅花傢俱歷史60餘年,

但其實是少算到祖父輩、早在祖父那輩就開始在經營傢俱行、

陳老闆回想祖父如果現在還在世大約是140歲,

假設祖父30歲左右開業、那梅花傢俱的歷史則超過百年!

 

一定有很多人跟我有一樣的疑問,

新梅花傢俱和附近不遠的梅花傢俱有何不同?

陳老闆解釋梅花和新梅花是兄弟店,

祖父是在梅花傢俱現址起家的、新梅花傢俱現址以前則是倉庫,

祖父輩時最早沒有店名、僅掛著傢俱行招牌,

後來取名基圳傢俱行、第二代父親接班時也跟著沿用,

接著第三代他和大哥接班時才改名梅花傢俱行、取其愈冷愈堅強的意涵,

 

大哥在原址接手店面、他則將當初的倉庫改為新梅花店面現址,

一開始兄弟兩家都叫梅花傢俱、有點像拓展店面共同經營的概念,

但常有廠商客戶不知道要到哪個店面、所以還有了北梅花南梅花的稱號,

 

到了1999年、因兄弟兩人已分別經營出不同的產品、客群,

才決定改為梅花、新梅花傢俱,各自獨立經營,

 

據說梅花傢俱店面內的大樑是用早期運原料來台的貨船龍骨製成的呢!

可惜龍骨早已深埋在建築結構內、早在陳老闆出生後就看不到了。

 

A7R06087

沙鹿玉皇殿前的說明牌認證了梅花傢俱悠久的歷史

A7R06118

梅花傢俱行的最早發跡處

A7R06096

叫得出南梅花北梅花的讀者、肯定是道地的沙鹿人!

「我遇過老客人櫃子用了三十年回來修抽屜滑軌、櫃子本體卻還是一樣堅固」

陳老闆9歲就踩著採凳子和其他兄弟一樣幫忙製作傢俱, 

從磨木材、油漆到手工木作,

機器加工則因有危險性、上了國中父母才讓他碰機械加工木作,

國中畢業後他就全職投入家業。

 

陳老闆說沙鹿早期是海線重要的商業重鎮、沙鹿有十幾家家俱行,

沙鹿53庄、大肚伸港要買傢俱都要來沙鹿買, 

祖父開業時憑著實在的價格和耐用的印象在當地生意頗佳,

到了父親接班時還在鎮南路拓展兩處店面、在沙鹿還有許多處倉庫來存放大量的成品,

早期在舊金福興戲院後面設有工廠、20幾位員工幫忙生產傢俱,後來環保意識抬頭,製造傢俱的粉塵和油漆味被附近鄰居檢舉、陳老闆才遷廠去伸港工業區,

 

梅花傢俱耐用的秘訣是部件組裝處都有打很深的榫、所以不易鬆脫導致退榫,

有的傢俱甚至是使用更牢固的“倒榫”,打的愈裡面愈緊實,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不使用廉價傢俱常用的甘蔗、木屑密集板,

使用檜木、樟木等原木製成,

 

陳老闆遇過老客人櫃子用了三十年回來修抽屜滑軌、櫃子本體卻還是一樣堅固,

他還是很佛心的只收了零件費不收工錢幫他把滑軌修好讓他繼續用,

也許就是這份情這份安心,讓農會、警察等公家單位願意指定用他的傢俱,也有特地從基隆屏東來的客人找他訂傢俱。

 

A7R06093

新梅花自家生產的傢俱都有打很深的榫來契合部件

127855573_135353478111010_2739983599314855271_n

更為牢固的“倒榫”,打的愈裡面榫愈往兩側撐愈緊實

A7R06102

一靠近就聞到一陣迷人的木香、陳老闆說這頂是香樟做的,

樟木常被用來做椅子,神桌、衣櫥等則會用檜木來做,

好奇為何現在還會有檜木原料?

陳老闆回答除了東南亞進口外、他也會跟專門蒐集漂流木及老屋拆除的廠商購買台灣紅檜。

「如果要找大陸廠商訂做可能要數個月、他只要十多天」

約略是民國85年之後、因為大陸廉價傢俱傾銷,

開始慢慢有同業收掉,

傳統傢俱行式微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現在房子習慣蓋高樓、樓梯又窄,

傳統一體式傢俱很難搬運上樓、拼不過連鎖店組裝式的設計,

所以後來他也跟著應變,材質一樣堅固、但調整結構將傢俱拆解為組合型傢俱方便搬運,

搬上樓後再鎖螺絲組裝,

另外他發現這幾年來越來越多人要客製化傢俱,

如果要找大陸廠商做可能要數個月前訂、而且量要大,

他客製化只要十多天、又送貨到府,

因而找到新梅花的一塊立足之地。

 

新梅花目前正慢慢交棒給第四代中,

大兒子和女兒一個送貨一個處理訂單,

期間看到陳小姐熟練地奉茶、招呼客人,

第四代看來也已上了軌道,

或許未來陳老闆會逐漸淡居幕後,

但相信梅花傢俱引以為傲的精神將繼續傳承下去。

 

IMG_2286

採訪尾聲時的意外收穫,原來新梅花旁邊的木造結構及地下室是早期沙鹿妓女戶的工作室

A7R06136

入口及地下室早已封死、但從店內往外看可以稍微看出小隔間的格局

IMG_2288

陳老闆說早期這條街每到晚上就燈紅酒綠

A7R06125

陳老闆&女兒和店面一影

《沙鹿百工》第14集-千賀寢具

A7R05925

棉被不蓬了、帶去棉被店給師傅手打翻新或許是較年長一輩都有的共同回憶,

但在現今工資昂貴人工不符合經濟效益的情況下、老棉被店如何轉型成眾多寢具大廠爭相合作的新創企業?

今天,就由千鶴寢具負責人蔣敏容蔣老闆和我們聊聊他將老牌棉被店轉型的傳奇故事。


「手工被一天產能僅2-3床,傳統棉被店2-3千家剩不到5%存活」

千賀寢具的前身「沙鹿棉被店」於1954年由蔣老闆父親蔣朝源創立,

在還沒有機器輔助的情況下、要手工製被非常耗工,

需要背著一個像弓一般的大型工具不斷將棉花打鬆,

經歷開棉、鋪棉、彈棉、壓篩、牽紗、掄紗等步驟棉被才成形,

傳統手工被的作法可以參考下面這支影片

蔣老闆退伍後即回家接班、但手工被一天產能僅2-3床,接了十多年後創新轉型的想法愈發強烈,

以前人工便宜所以手工被可行、但現在產能和價錢比不過工廠成品,

傳統手工棉被店也從2-3千家剩不到5%存活、再不轉型便可能面臨淘汰,

因此於1992年成立千賀公司、以千羽鶴為品牌商標,

當時蔣老闆思考著創新的方向、

想到當時羽絨、羊毛被台灣已有巨人大廠,

他小店財力規模有限和大廠硬碰硬沒有勝算,

後來想到蠶絲、他發現蠶絲是種歷史悠久的原料但產能技術還很落伍,

便從蠶絲被產品著手,

接著因緣際會認識了蠶業改良場的方博士、

提供其在蠶絲原料上加工的靈感,

於是於1996年投入蠶絲被品質改善研發,

像是傳統方式處理蠶絲會造成蠶絲手感乾澀、

因此蔣老闆研發出柔軟化技術、推出多絲膠蠶絲,

接著蔣老闆因長期關注日本寢具趨勢、發現微膠囊這項技術、原理像膠囊藥丸包覆藥粉於其中,

將各式功能的微膠囊嵌入蠶絲中、達到防蟎抗菌、遠紅外線保溫、薰香蠶絲等效果,

更令人驚豔的是蔣老闆接著運用相轉變物質、高於28度吸熱低於28度放熱,放入微膠囊打造出調溫纖維、讓棉被達到恆溫效果,

這些創新在各大發明獎上接連獲得青睞,

陸續獲得全國發明展金頭腦獎、德國紐倫堡發明獎金牌、美國匹茲堡發明獎金牌等,

這無疑為傳統棉被店的創新給了最大的鼓勵!

螢幕快照 2020-11-17 下午1.35.26

第一代創辦人蔣朝源先生/圖片取自千鶴寢具官網

A7R05894

早期手打棉被的器具、可惜弓座的部分因一次大火已燒毀不見

A7R05921

有梳棉機的輔助現在棉被的製造效率已高了許多

A7R05928

表面塗膠的棉片的出現也解決了傳統棉片容易花開的問題

A7R05888

讓蔣老闆施展魔法於蠶絲的微膠囊粉末

螢幕快照 2020-11-17 下午1.35.46

蔣老闆早期參展照片/圖片取自千鶴寢具官網

「2010年中國經濟起飛大陸人開始收購蠶絲供內銷市場、蠶絲原料每年大漲30%、至今已漲超過250%」

2009年時,兒子退伍後回來幫忙家業蔣老闆便開始構思千賀的下一步,

雖然當時蠶絲被生意穩定、銷量也穩居百貨公司專櫃前幾名,

但他開始著手研發不同材質的機能絮片、像是奧地利天絲(天然纖維)、海藻纖維等,

果不其然、2010年中國經濟起飛大陸人開始收購蠶絲供內銷市場、蠶絲原料每年大漲30%、至今已漲超過250%,

好在2009年開始打的基礎、讓蔣老闆很快的因應這股危機,

2013年時,蔣老闆另外設立神葉花公司成立纖立絲品牌、推出各式機能絮片,

將絮片應用拓展到嬰兒用品、戶外服飾的市場,

接著蔣老闆又想到、大家都熟知的穿衣三明治穿法(防風、保溫、吸汗),

那棉被可否運用同樣的原理呢?

於是他實驗發現通常棉被厚度的25%決定了75%的使用效果、和金屬鍍金原理相同,

因此他將棉被內裡以25%、50%、25%比例拆成三塊,

上層涼感低保溫層、中層一般纖維、下層熱感高保溫層,

打造出雙溫感機能被、擴大適用溫度區間,

冬天正蓋、夏天一翻面就變涼被,

此項革命性設計讓他又一舉獲得瑞士日內瓦發明展金牌獎、

世界三大發明展金牌他全部蒐集到手、

兒子還以此主題撰寫論文拿到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學位。

A7R05895

會議廳內展示了各式各樣的機能絮片

A7R05892

蔣老闆解釋雙溫感機能被的原理

A7R05902

“10度c翻轉”是蔣老闆去國外介紹自家技術的宣傳標語

A7R05886

兒子還以此主題撰寫碩士論文

「我的目標是成為百年企業」

蔣老闆的轉型歷程令人驚艷、

從地方市場做到全國市場、甚至拓展到少數國外市場,

不和人搶低價生意市場、只專注做高端產品線,

蔣老闆謙虛的說一切都是為了迎合消費者需求、

不斷創新才能符合消費者喜好,

千賀寢具的故事還沒結尾、他的目標是讓「沙鹿棉被店」百年企業,

期待蔣老闆能帶給大家更多耳目一新的發明。

A7R05935

牆上數不清的專利、獎狀是千賀寢具最佳的實力證明

A7R05889

據蔣老闆說、他的調溫纖維技術已應用在NASA太空人的手套上了!

A7R05905

蔣老闆與千賀寢具店內一影

《沙鹿百工》第13集-清隆竹藝社

A7R05846

竹製品在台灣早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其有著取材容易、透氣、便宜等特點,幾乎是每家必備用品。

耳聞沙鹿路橋下有位老竹藝師傅、獻身竹藝逾半世紀值得採訪記錄,

可惜造化弄人、上週五前去拜訪時發現人去樓空,

隔壁鄰居告知師傅昨天剛搬走、搬回雲林家鄉,

秉持著產業記錄的精神、輾轉連絡上師傅約訪,

因此今天將場景搬到了雲林莿桐、由清隆竹藝的廖清隆阿隆師和我們分享他的人生故事。


「從小竹凳學到複雜的神轎、從學徒練到可以出師」

阿隆師民國39年出生於雲林斗六、

小學三年級時覺得不是讀書的料便離開學校回家幫忙農務,

13歲時、一位來自鹿港的竹藝廠二代來到斗六大埔營區服役,

休假時到附近鄉里詢問有沒有人願意去他家廠裡當竹藝學徒、

於是阿隆師便夥同2-3位好友前去鹿港開啟3年4個月的學徒人生,

從小竹凳學到複雜的神轎、從學徒練到可以出師,

如同過去常聽到的學徒經驗、在早期還沒有勞基法規範的年代,

每天從一早忙到晚上9點10點才休息是家常便飯,

這三年多時間廠內來來去去近百位學徒,阿隆師撐了過來、終於學成出師!

A7R05779

清隆竹藝在沙鹿路橋下的舊址

A7R05825

來到阿隆師在莿桐剛搬來的工作室、現場正在趕工小躺椅趕著出貨。

「竹器數十種變化不需說明書、做法早已深印在腦中」

16歲出師後阿隆師第一站前往台北竹藝廠當師傅(因為北部價格好、銷量多)、做到被徵招入伍才回斗六家鄉服役,

民國62年退伍後國際市場對竹製品需求熱切、他在家鄉成立清隆竹藝企業社,製作餐具、傢俱等供貿易商外銷美、日,

民國68年中美斷交導致外銷受挫、阿隆師舉家遷移到高雄改做國內市場,

在鐵皮還不盛行的年代、在南部幫人蓋竹屋、做竹雞社、豬舍等等,

民國80年因客群及方便取得原料、又遷移至沙鹿定居,

隔了幾年塑膠製品普及竹製品市場萎縮、阿隆師此時改去營造業當技術工頭,

退休後才從拾竹器技藝、持續出產作品至今。

竹器的原料阿隆師大多開著貨車前往苗栗獅潭山區和業者收購桂竹,

但老一輩退下後又沒有年輕人願意砍竹維生、有些品種竹子買不到阿隆師現在要從國外引進才有,

阿隆師目前大多是批發竹製傢具給中部數家竹藝行販售為主、

也常接單訂做較為複雜的神轎、麵攤等產品。

A7R05795

製作步驟第一步:先將竹面洗淨

A7R05802

第二步:將竹子表面火烤上色

A7R05809

第三步:將竹子鑽孔

A7R05804

第四部:挑選粗細相近的竹材組裝成各式產品

A7R05780

竹器數十種變化不需說明書、做法早已深深印在腦中,

A7R05785

除了傳統傢俱型態、阿隆師也試著創作各種精巧的線條融入其中。

A7R05807

竹子的魅力是隨著時間顏色自然氧化、成為獨一無二的樣子。

A7R05792

簡單的小板凳阿隆師一天可以做10張

複雜的躺椅大概兩天才能完成1張

「竹製品價格不降反升、反而成了高價的傢俱選擇」

近年來也許是因為早期師傅陸續過世較少年輕人接班、產能下降,

竹製品價格不降反升、反而成了高價的傢俱選擇,

想來也真奇妙。

談及是否有人傳承?阿隆師突然面露笑容説過去從沒收過學徒,

但今年初有一位女學徒上門拜師、每週假日前來學技至今、非常有心。

訪談後、照著阿隆師給的電話聯繫上了學徒佳芳,

我好奇是怎麼樣的機緣讓她願意主動拜師學藝?

佳芳說她是土生土長的梧棲人、有次突發奇想從梧棲走到沙鹿市場買菜,

從沙鹿路橋地下道上來時遇到了阿隆師、

喜愛各式手工藝品的她、閒聊中得知阿隆師目前竹藝後繼無人,

她買完菜後越想越不對、走回路橋時便主動前去拜師,

希望能將這份技藝傳承下去。

或許就是緣分才讓喜愛手工藝品的佳芳和沒有傳承人的阿隆師相遇,

佳芳目前還只會做小竹凳之類的簡單製品,但相信只要再多些學習、她必能做出其他精巧的製品,期許佳芳能和阿隆師繼續將竹藝傳承延續!

A7R05838

阿隆師和工作室一影

《沙鹿百工》第12集-王錦春手工繡剪

A7R05646

有看過第2集建輝刀剪舖的讀者、或許有印象採訪時我對一雙手工剪特別著迷(文章回顧)

前陣子陶藝師葉文雄打給我説有個朋友很值得我採訪、一聊得知那個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手工剪師傅!

今天,就由打鐵70餘年的福州手工剪師傅王錦春來分享他的故事。


「當製剪學徒一天可以賺到兩斗半的米、當時水泥匠師傅一天工資也才ㄧ斗米!」

王師傅的父親來自福州、1918年才18歲的父親和家族的其他4位兄弟跨海來台開創事業,

在當時台灣日據時期握有西裝、軍服、銀樓、高級鐘錶維修等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和巨業交通創辦人李卿雲還是結拜兄弟!

1939年王師傅出生後幾年遇到1945年台灣光復、民不聊生,

民眾連飯都吃不飽的大環境下父親只能黯然將自己的奢侈品事業收攤、

ㄧ家人搬到舊豐中戲院附近、平常在台中第二市場擺攤做白發糕的小生意,

因學區關係、王師傅國小被指定到當時的貴族學校-臺中州明治小學校(現大同國民小學)就讀,

但一身鄉巴佬氣息、又自認脾氣差,

進去不久就被同學欺負、就算成績第一名還是常被老師叫去做雜事,

因此12歲一畢業他就決定不升學去福州名匠-陳玉官師傅的打鐵工廠當學徒,

能夠和陳玉官師傅牽上線是因為母親做生意時聽到客戶隨口說親戚的打鐵工廠一天的薪水給兩斗半米都找不到學徒(當時水泥匠師傅一天工資也才ㄧ斗米!)、

母親一聽機會難得就叫王師傅趕快去拜師學藝,

但這麼高的薪水果然不是這麼好領、

王師傅每天清晨6點就要生火用早期風鼓顧火、和1大鎚1小鎚兩師傅合作打鐵、晚上9點才收工休息,

除了初一十五拜拜外全年無休,

許多學徒來來去去都待不住只有他撐了下來,

退伍後不久陳師傅意外早逝留下年幼的孩子與嫂嫂、陳師傅的哥哥回來接手工廠、但礙於觀感不方便接手照顧嫂嫂全家只能補貼她生活費,

已像一家人的王師傅這時主動擔起照顧師傅遺孀的責任、叫嫂嫂去外面作生意賺錢、 白天孩子他顧不用擔心,

等到孩子大了、這時的他也想自立門戶了,

27歲時他離開了待了15年的工廠回沙鹿四平街老家開業自己製剪。

A7R05582

傳統燈泡裡頭的鎢絲硬度非常高、要特殊剪刀才剪得斷

A7R05591

王師傅雖然已經80多歲、但身體還非常硬朗!講起打鐵學問一點都不馬虎

A7R05597

王師傅的手工剪比別人好剪的關鍵因素之一是用的原料比較好、是向中鋼訂購硬度83的鋼條-他試過硬度最合適的原料,從右邊原料鋼條到左邊最後完成品

「就算每天從6點做到晚上12點、每日產能也只有30-40支、要連做一個月不休息才勉強夠交貨」

王師傅專精在裁縫剪、理髮剪、工業用剪、繡剪等各式利剪,

他驕傲的說30年前新竹盛產燈具、裡面的關鍵原料鎢絲非常硬、難以裁剪,

眾多工廠都指名要他的鎢鋼剪才剪得斷,

還有以前盛行家庭代工製作聖誕樹燈條、裡面的銅線也是用他的剪刀最好剪,

旺季時一個月要交1000支手工剪給各大五金行、

就算每天從6點做到晚上12點、每日產能也大約只有30-40支、要連做一個月不休息才勉強夠交貨,

王師傅說現在工廠製作剪刀為了省成本是柄刃分開做、

刀刃部分每支都磨一樣的秒數、所以在精細度、利度上一定不比手工剪,

手工剪每支都依據其不平整的地方各自打磨到完美、對王師傅來說每支都是注入自己心血有生命的。

製剪第一步:鍛打製作粗胚

A7R05633

王師傅突然咻一下叫跳上機台上油、完全不像80歲人的身體…

第二步:製作握把

A7R05666

熱騰騰的半成品

A7R05685

第三步:磨鋼、磨砂(磨亮)

第四步:反覆修整不平處

A7R05674

第五步:淬鋼(台語過火),反覆加熱後急速冷卻剪刀才會硬、來回做3-7遍,溫度太高鋼會變形、太低不夠鋒利,火侯全靠經驗。

A7R05706

第六步:磨利

A7R05622

第七步:打上商標

A7R05711

第八步:組合(墊片)、測密合度、磨刀柄、上油

A7R05587

最後完成品

「我沒有教他、教他是害了他、做這個現在賺不了什麼錢」

問王師傅有無學徒傳承?

他說曾經有收過幾位像他一樣國小畢業就來學的學徒、

但多則2年少則2個月就走了,

他猜想是學徒父母認為他都藏私不教才叫孩子離開,

“都才13-14歲是要教什麼”

或許裡頭也涵蓋了對傳承一絲不苟的堅持,

那兒子有學到你整套技巧嗎?

“我沒有教他做剪、教他是害了他、做這個現在賺不了什麼錢”

採訪尾聲、王師傅把示範的兩支繡剪押上年份和“王”字記號,

突然語重心長地要我把繡剪好好收好、盡量少剪、把它當傳家寶傳下去,

他説他之後也會做幾把讓兒子留著傳下去、以後可能再也沒有人要做這種東西了。

A7R05700

用整塊鐵木做成的工作台、縱使再硬經過數十年鐵鎚的來回擺放還是凹了個大洞

A7R05717

王師傅和自家門口一影

《沙鹿百工》第10集-彬彬理髮廳

A7R05172

在商家眾多的中山路上、有家近三十年歷史的老牌理髮廳是許多老一輩每月必來報到的老地方、稍不注意就容易錯過,

今天,就由彬彬理髮廳老闆余秋蓉來和我們聊聊她的髮廊人生。


「我一開始最想學的是做衣服、但父親說請師傅教做衣服太久又太貴。」

余老闆民國49年出生於現嘉義縣太保市、

小學畢業後就隨家裡做農,

余老闆不喜歡下田工作、

母親說那只能去幫忙養牛或去髮廊當學徒,

但余老闆最想學的是做衣服、只是父親說請師傅教做衣服太久又太貴(要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

就這樣沒有共識、余老闆只能繼續下田幫忙,

拖了好多年、在大伯的鼓勵下、在16歲那年她終於決定去當髮廊學徒、開啟了余老闆的髮廊人生。

A7R05125

余老闆翻開泛黃的相冊、訴說著年輕的時光

A7R05131

初踏入一新軒、略顯青澀的余老闆

A7R05126

一新軒在當時是有名的豪華理髮廳、從照片中的背景可以ㄧ窺風華


「巔峰時期,常常一天一燙就4-5顆頭、整天只能抽空喝杯奶茶果腹

“我父親花了6000元請師父帶我半年,前面半年都不能抽成、半年後才能自己選髮廊、才能抽成。” 余老闆說著,

做了一年後有口皆碑、開始到處被髮廊挖角,

想找她工作的老闆甚至會直接去她家裡問她父親“能不能讓妳女兒到我髮廊工作”,

這段時間余老闆開始到處累積經驗、

曾在營區幫新兵剪平頭、也曾去台北姊姊的髮廊幫忙,

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在現今彰化櫻山飯店對面髮廊的學徒時光、遇見她的恩師,

余老闆在那裡學會許多髮型技巧,

早在當時六零年代、老闆就開始剪起前衛的半剃頭,

SPL683809_022

圖示,圖片引自:https://images.app.goo.gl/5osUBKeiigVs6wup8

更讓余老闆懷念的、是老闆夫妻視如己出的照顧,

員工餐老闆娘總是準備滿滿一鍋滷肉放滿魯蛋叫她們多吃一點不要餓到,

老闆娘自己在賣布、偶爾還會帶她們去做衣服添新衣,

民國65年,余老闆輾轉來了到沙鹿一新軒-當時的豪華髮廊,

直到民國71年生了大兒子才離開專心帶小孩,

76年孩子大了、又到至今還在營業的老牌燕燕理髮廳工作、回到熟悉的髮廊,

民國79年,買了彬彬現址、隔年「彬彬理髮廳」正式開幕!

面對當時沙鹿已有其他老牌理髮廳的夾擊、

彬彬的第一段路其實走的並不順遂,

好在撐過了這麼階段、彬彬生意開始上了軌道,

“以前這裡擺了十個座位、請了7-8個小妹,業績好的師傅一個月領個7-8萬不是問題!”

大家常常一天一燙就4-5顆頭、整天只能抽空喝杯奶茶果腹、沒時間好好吃飯。

A7R05144剛開幕時期的彬彬理髮廳

A7R05141年輕的余老闆髮型好時髦呀!

A7R05134余老闆去高雄比賽觀摩看看流行趨勢

A7R05139這樣的髮型現在看來還是超級前衛呀…

A7R05149客人上門、余老闆都會奉上咖啡或熱茶

“以前我都一天煮一大桶咖啡直接給人倒!”余老闆說


「老客戶一個個離世後、上門的人越來越少了。

余老闆說傳統髮廊的下坡約是在八零年代的尾巴,

也許是因為86年阿扁強制騎機車要戴安全帽婦女們不再三不五時來洗頭了,

也許是因為九二一後景氣變差了,

後來的彬彬沒再像以前忙碌、椅子收了幾張、師傅走了幾位,

多了是和師傅聊天等客人上門的時光,

這十年感受更深的是以前的老客戶一個個離世後、新ㄧ代也不願踏進傳統髮廊,

更不用講有願意上門的學徒,

余老闆想著也許幾年後要收起來好好含飴弄孫了,

但在這之前,彬彬還是會一直和老客人共享著屬於那一代的流行、時光。

A7R05165電動推剪出現以前每位師傅必練的手動推剪

A7R05180余老闆與店面一影

《沙鹿百工》第9集-英美車行

A7R04909

在人來人往的沙田路上、有家佇立近近六十年的自行車行,

不起眼的店面卻乘載了無數沙鹿人的單車記憶,

今天,就由英美車行林志明老闆和我們說說英美車行的故事。


「我12歲就能獨自組裝出一台單車!」

林老闆的父親出生於傳統農業為主的三零年代,

家中有8個兄弟姐妹的他、從小承擔起分擔家計的重任,

小學畢業後就去台中市區的自行車行當學徒、

學了一年多回到台中海線、評估當時的商業人潮熱絡度後,

決定在現今四平街租店面開設自行車行、閒暇之餘回龍井老家幫忙家中務農,

民國51年林志明老闆出生、此時父親的店已小有名氣,

林老闆就在被腳踏車零件環繞的環境長大、他驕傲得說他12歲就能獨自組裝出一台單車!

五零年代當時路上還沒什麼機車轎車、腳踏車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那時醫生騎著紳士車上下班、計程車是三輪車、淑女車是流行的嫁妝,

林老闆說在自行車行可以看到很多各行各業的人,

看過廚工騎著單車拎著一袋廚具到處問哪裡工廠需要幫忙煮飯的、

看過工人背著一把鋤頭挨家挨戶問要不要幫忙挖水溝、

看過很多農民上午農忙完下午載著農產品四處兜售、

有時進來修車的農民很老實說身上沒什麼錢、修車費可不可以用農產品換,

父親也都爽快答應。

民國62年,父親將車行搬來沙田路現址至今,

林老闆退伍後則是到外銷公司當了2年生產線組長見見世面、看看大廠牌的生產流程,

接著就回到家中正式接手英美車行。

A7R04843

林老闆喜歡蒐集小時候常看到的單車和工作器具、一方面也是希望為歷史留下物證

A7R04869

看到車行外面一根根的鐵柱想不透有何用途、林老闆一示範,啊!原來如此

「從助手變成老闆的角色、需要的不再只有修車技術」

從助手變成老闆的角色、林老闆需要的不再只有修車技術,

面對客人百百種要會讀客人的心,

因此林老闆後來加入了義警和救難協會,

一方面增加社會歷練、投身公益,另一方面也是工作以外的抒發。

遇到上門買單車給孩子的家長他通常特別雞婆、會一再叮嚀要讓孩子結伴騎車,

也會分享在救難協會汲取的經驗、他看到常見的車禍、擄童案件原因給家長聽,

希望避免任何一起孩童憾事的發生。

林老闆有項廣為人知的事蹟是翻修中古自行車捐贈給家境不寬裕的學童,

問起這項善行的契機-

“那時有的客人來買新自行車就問我舊的那台怎麼處理?拿去廢鐵回收又很浪費,

我突然有個想法就跟客人說不然你單車給我、我免費幫你翻新送給有需要的人,

這樣單車持續被需要的人使用你也開心。” 林老闆回答

後來他開始和校長、里長、社工接洽,請對方尋找有需要的學童並通知他,

就是這股單純的念頭、讓他20年來送出超過500台自行車給學童上下學,

每台從他這出來的單車前後都會貼上反光條增加安全性、如果家屬同意的話還會銹上電話號碼,

所以他的腳踏車他一眼就可以認出來,

“有次看到外勞騎著我送的腳踏車在路上晃我一看就知道是贓車,立馬追上去逮人報警!”他驕傲的說

另外不得不提林老闆真的是我看過最傻人有傻福的代表,

除了免費捐贈腳踏車外、

民國70年他就開始開統一發票、

朋友笑他傻、結果民國77年店面火燒、因為有開發票佐證營業損失所以申請到補助、理賠,

然後民國92年國民旅遊卡上路他也是第一波受惠的店家 ;

另外早年有次北上去參觀世貿自行車展、行前被父親唸賣單車的去什麼單車展、

結果結識單車零件大廠Shimano主管、受邀參與培訓,

後來全海線只有他會修Shimano的油壓煞車系統!

A7R04885

這台發財車陪著林老闆經歷無數救災現場

A7R04902

數不盡的捐贈單車感謝狀

A7R04858

只要家屬同意、都會在單車上銹上電話防止被偷

「那時許多同業紛紛轉型成機車行但我們還是選擇撐下去」

問起自行車業這幾十年來的變化,

林老闆回答民國六零年代機車普及對自行車業一定是一大痛擊、

民國百年以前幾乎都是慘淡度日、父親靠著家中稻田、兼職作房仲勉強應付家計,

許多同業紛紛轉型機車行但英美車行還是選擇撐下去,

但到了民國96年、一股不可思議的現象突然發生了,

全球突然掀起一股自行車熱潮、民眾流行騎單車休閒,

這股熱潮導致全球自行車大缺貨供不應求、

林老闆常常遇到客人上門求車卻交不出車的窘境,

那陣子常晚回家被父親唸、他也只能無辜地表示沒辦法顧客一直上門,

父親也直呼從業數十年來沒看過這樣的榮景,

但激情過後總會消退、後來這股需求漸趨平穩,

至今這股休閒自行車需求一直穩定存在著,

英美車行也持續為沙鹿這塊土地付出著。

A7R04906

林老闆和店面一影

《沙鹿百工》第8集-洽和油廠

A7R04829

在調和油價錢和效率都遠超傳統油品的趨勢下、

現在越來越難買到也越來越少店家願意製作傳統油品,

但在沙鹿中山路上、有家飄香80餘年沙鹿人家喻戶曉的油廠卻長盛不衰持續生產著傳統麻油,

今天,就由洽和油廠第三代接班人-林瓊華女士和我們聊聊洽和油廠的故事。


「老沙鹿人都稱我祖父叫“油車河”!」

洽和油廠創辦人林江河自小就承擔起分擔家計的重任,

5歲就被母親帶去戲台班前樹下幫忙賣小吃、

也曾去皮鞋店當過學徒、去電信局上班早上送信、晚上接線,

事業的轉捩點是有次被朋友揪去彰化芳苑做農務工和去油廠炒芝麻,

當時林江河先生覺得做麻油不用在外風吹日曬家鄉沙鹿又盛產花生芝麻、

因此於民國29年(當時台灣還是日治時期)在沙鹿文昌街住處成立洽和油廠,

但草創初期規模較小、收入不足以維持生計,

於是白天他去外面油廠幫人炒芝麻、自家油廠給太太顧,

太太腳踩翻炒爐、手車衣服、背後再背一個小孩,

一家度過一段艱辛的日子。

林江河先生先後曾在洽發製油廠、新豐美製油廠當過翻炒工,

而前者就是現今鼎鼎大名的 – 福壽實業 前身,

老闆娘另外和我分享一則祖父在新豐美的溫暖故事-

“祖父有次沒錢買黑芝麻原料給自家油廠榨油、

新豐美老闆就給他賒了一袋黑芝麻、要他做成油賣出去賺到錢之後再還他,

後來祖父真的把油賣完要還錢了、老闆卻又不收了,

老闆要祖父拿錢去買些家裡缺的生活用品跟更多黑芝麻繼續製油”

林江河先生的翻炒技術跟製油品質被人認同、

因此在沙鹿逐漸有了“油車河”的稱號!

A7R04807

民國50年至今、店面始終如一

A7R04801

產品沒有花俏的包裝、過多的選擇,每一樣都是招牌產品

「去學校的時候同學都湊過來我身上聞、因為太香了!」

現任第三代接班人林瓊華8歲就在家中油廠幫忙、

國中時期都是一早幫忙炒完芝麻才去上課,

“去學校的時候同學都湊過來我身上聞、因為太香了!”她笑著說,

民國70年時祖父分家產將油廠分給了父親、

可惜父親不幸早逝油廠便改由她和先生接手、營運至今。

洽和油廠的產品主要有黑芝麻油、花生油、苦茶油三樣

花生要先炒過再碾碎、黑芝麻先炒過再碾兩次、苦茶籽則不炒只碾碎,

A7R04809

翻炒爐

A7R04808碾碎機

A7R04820

碾碎後的原料裝到蒸斗用熱蒸氣把油逼出來

A7R04822

再把原料倒到模具壓成圓餅狀

A7R04810

最後再把圓餅放到油壓機上壓製出油就大功告成

老闆娘特別提到洽和還是保留傳統方式使用

「油壓式榨法」出油而不用現在較常見的「螺旋機器式榨法」,

老闆娘解釋油壓法出來的油味道較醇厚、螺旋法因軸心摩擦溫度較高、

榨出來的油可能會有澀味,

且油壓法原料榨取率大約只有38%、螺旋法大約50%,

因此願意使用油壓法的油廠越來越少了。

A7R04824

判斷油壓式榨法就是看它壓榨完產生的一塊塊又重又硬的茶餅

壓搾好的油需靜置約3天讓一些的原料小粉渣沈澱才可裝瓶,

此沈澱物稱為麻油滯(又稱漬)、據老闆娘說這個成分非常滋補、

也被用來作狗皮藥膏的原料之一!

「沙鹿鎮製油廠數量曾高居全台之冠!」

撰文調查資料時才發現、

原來在民國50-60年全盛時期、沙鹿鎮製油廠數量曾高居全台之冠,

直到民國70年左右沙拉油普及、傳統油業沒有人接班等因素逐漸沒落,

幸虧近年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指名使用傳統麻油、

洽和油廠累積不少死忠老顧客,

訪談期間不少老客人、長輩甚至餐廳來購買搬貨,

最後大家推薦大家讀讀這篇專題、裡面對沙鹿油業做了詳細的論述。

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1492/2/161.pdf?fbclid=IwAR2eUBBICwnTL56BAwF733MCm5_aLSTk9ZRc3tN_AHmGQyUpp9Nk2BIkPPM

A7R04832

訪談期間不乏許多老客戶進來買油

A7R04841洽和油廠外觀一影

《沙鹿百工》第7集- 紘日館龍獅鼓藝團

A7R04297

從國中接觸陣頭後就一頭栽入、對傳統民俗技藝無法自拔 ;

從2獅1鼓發展到現今90獅30鼓的規模,

今天,就由紘日館總監-柯士紝來和我們聊聊他孕育出紘日館的過程。


「國中時附近有人在演陣頭,因為好奇、就跟著哥哥過去玩了」

談起和陣頭的淵源 –

柯總監提到國中時期附近有鄰居在經營陣頭表演、

因為好奇、便和哥哥一同加入、偶爾去鄰居家玩玩,

這是他和陣頭的第一次接觸,

有了這樣的契機,

柯總監上了高中後便決定往更專業的領域學習、正式向沙鹿慶和館林師傅和台北慶和館王師傅拜師學藝,

白天學藝、晚上讀沙鹿高工夜校進修學業,

從舞獅獅頭獅尾、踩高樁、到打鼓打鈸打鑼,

學了一年多才開始有上場機會,

接著便跟著商演全台跑透透磨練實戰經驗,

在2006年、柯總監離開自創門戶,

靠著友人贈送的2獅1鼓,紘日館開業了!

A7R04292

一踏進紘日館、就被琳瑯滿目掛滿滿的獅頭吸引了目光

「在紘日館除了磨練孩子、更是修煉我自己」

柯總監是名副其實的“獅瘋”!

常常看到喜歡的獅頭就買回來、

甚至會修復一些老舊但樣式喜歡的舊獅頭來收藏,

導致現在館內零零總總收藏了近百顆獅頭的驚人數量,

依據囍事商演不同的場合、出動不同樣式的獅頭。

獅頭常見的產地主要為馬來西亞或大陸製、其中品質馬來西亞又比大陸來得優,

而香港和台灣也有師傅少量出產獅頭、

但定價較為高昂、台灣較少舞獅團體會買來商演使用,

而舞獅最核心的部分“人”,

柯總監十多年來收留了很多在學校家裡不得意的國高中生來學藝,

在紘日館教技藝也教品格、也許來紘日館的學生過去有犯過錯、但柯總監不看過去、只在乎他來這裡之後的表現、給孩子一個新的環境、新的機會,

在我看來紘日館除了學藝外、更個寄養家庭、改善親子關係、導正親少年偏差行為的地方,

讓孩子把紘日館當第二個家,

有時聽到在家長教不動或者下課後會滋事的青少年,

他就會和校方、家長溝通後就讓孩子住下或下課後來幾個小時晚上再回家,

讓孩子的精力有地方發洩、也在他的保護下、結交正常的交友關係,

但這樣的付出難免還是有灰心的時刻 –

“像今年年初有個放學後滋事的國中生、我找他來紘日館學藝、來紘日館待了一個月後有天就突然消失不見。” 柯總監說

柯總監十多年也致力於提升陣頭行業的形象,

常常監督孩子們的行為、他認為除了表演外舞台下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紘日館給人的形象,

他本身除了考取教練證、為自己的專業度背書外,

也在嘉陽高中擔任社團特聘教師、發揚傳統陣頭技藝,

但他感慨目前社會對學陣頭的人大都還是抱持著負面的評價,

有次有位學徒在學校被老師告誡下課不要再去紘日館、説那裡都是複雜的人,

他就打給老師詢問“您沒有親自來過紘日館、怎麼就直接認定這裡是複雜的地方呢?”

後來他就告誡孩子們在學校下課後不要群聚在一塊、避免給人說閒話的機會,

他也希望大家是來紘日館了解後再作出評價。

從第一代學徒到現在,

柯總監帶人的方式也一直在做調整,

初期學徒每天都會團練、實施威嚴教育,

但有次第一天來16人、第二天剩8人、到現在還留在館裡的只剩1人,

柯總監發現現在的孩子不能再用這樣的方式教育、

因此將團練的時間更彈性化、試著和孩子當朋友而不是當師徒,

十多年下來自己的脾氣也圓滑了不少,

除了磨練孩子、更是修煉自己,

同時也開始鼓勵孩子去參加比賽、讓孩子從比賽過程中的掌聲、獎項獲得成就感,

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喜歡上陣頭而更努力學習。

看著初期教出的孩子一個個成家立業、

有的三不五時還會回來坐坐、偶爾商演回來支援,

我想這是令柯總監最欣慰的事情吧!

A7R04289

各種千奇百怪的獅頭、因為孩子吵著要而訂做的蜘蛛人獅頭

IMG_9679

柯總監的三個小孩、從他們開始會走就開始教舞獅!

IMG_9672

柯總監希望有個舞台能夠給孩子發揮、獲得成就感

「他堅信不削價競爭、做出自己的品牌才是對紘日館最好的方式」

談到目前這個市場的變化、柯總監坦言經營得很辛苦,

今年初疫情關係導致往年三四月的廟會旺季、案件直接斷崖式歸零,

還要面對有的半路出家的團體削價競爭,

他的學徒大多是學生或上班族、閒暇之餘才來接商業演出兼職還好,

但他必須負擔整個館的開銷成本、

因此除了商演外還另外成立“慶昇坊”代客訂做獅頭、團服,

增加收入來源以支撐紘日館運作,

他堅信不削價競爭、做出自己的品牌才是對紘日館最好的方式,

一路走來他最心疼的還是太太,

十多年來多了好幾個孩子要顧、幫大家準備三餐,

還有來自娘家的支持也令他特別感動,

有次岳父還主動和朋友集資邀請紘日館去廟裡演出。

訪談完後很多部分改變了我對傳統陣頭的印象、

很開心看到現在社會上有人正為了傳承傳統文化、改變過去陣頭印象默默、努力著。

A7R04302

柯總監和紘日館一影

《沙鹿百工》第6集- 錫店陶藝師葉文雄

A7R04120

醉心陶藝七十餘年、藏身沙鹿小巷四十餘載,

將陶藝技術獻身於公益、身負傳承腳踢轆轤文化的重責大任,

今天,就由沙鹿錫店葉文雄師傅來分享他和陶藝的不解之緣。


「我從小跟著父親四處去工廠幫人做陶」

葉師傅家的陶藝歷史可追朔至三叔公時期、

三叔公葉泉豐在西元1913年聘請潮州師傅、於龍井成立製陶工廠製作生活陶器供應民用,

葉師傅的父親葉仲通於7歲時喪父、被好心的三叔公接回家中扶養,

年幼的父親從小就在三叔公工廠中幫忙,

年紀輕輕就有一手好功夫、15歲就當上小”石回“手,

(一般分為大中小石回手、專精於大中小陶器)

父親成年之後接連三次在台中市區、沙鹿自立門戶成立製陶工廠但都不甚順利、關門收場,

之後便帶著年幼的葉師傅去竹南、大甲等地的陶器工廠幫人做陶,

父親一生奉獻給了陶藝、做到了中石回手、於71歲逝世,

而葉師傅則是在做到小石回手後、看到了陶器需求下降、錫器興起的趨勢,

於西元1959年離開陶器工廠去和日本師傅學焊錫板金、3年後於沙鹿公有市場開店,販售、維修各種鍋碗瓢盆,閒暇之餘幫父親做陶、才有了“錫店裡做陶的“稱號。

A7R04181

錫店早期擔當了幫居民修補鍋碗瓢盆的重責大任

A7R04144但只要做起陶葉師傅就像換了一個人、嚴肅而專注

A7R04164

葉師傅做茶壺壺身壺蓋不靠模具一氣呵成、密合度剛剛好、純熟手藝讓人驚嘆

A7R04187

早期人的小智慧-桌腳墊,墊在菜桌四個角、盆內放水蟑螂螞蟻就爬不上桌

「6歲的時候大哥結婚、被鄰居笑說家裡做陶的哪有錢結婚?」

問起是什麼樣的契機讓葉師傅重新醉心於陶藝?

他說 “我6歲的時候大哥結婚、被鄰居笑說家裡做陶的哪有錢結婚?

我就發願說有一天我事業有成就了、我就要投身於傳承陶藝、讓更多人學陶!”

約略是1993年葉師傅認為是時候了、便從錫店重新投入陶藝的懷抱,

於山上老家成立十塊厝陶坊傳承傳統腳踢轆轤文化、至校園開辦陶藝班、至科博館擔任義工表演陶藝。

A7R04101

為何是十塊厝?”日治時期這裡只有十戶他第十一戶、因為一戶沒繳稅被除籍,所以我家變第十戶。“ 但此地之後會被徵收做南山溪大排、不知還能保存多久

A7R04099

陶藝師俗名要寫作”陶司“而不是”陶師“,如果ㄧ寫”陶師“老一輩就就知道要碼不專業要碼是新一代的後輩

A7R04106

此處曾是沙鹿僅存的蛇窯之一、可惜疏於保存,崩塌之後只剩磚牆可依稀辨認

A7R04110

小趣事 ”早期有的師傅燒窯時會偷懶喝酒睡覺、醒來發現火太小趕快猛加柴讓火變旺、所以靠外面的陶器溫度太高都會變形“

A7R04083

葉師傅的拿手絕活之一 -五梅罐,早期被用來當嫁妝、五個把手象徵五子登科,通常用來裝髮油。

人家常說”留一手“,五梅罐就是他的一手、平常在外演出教學絕不示範,五梅罐的做法只傳給徒弟。

有別於常見的電動陶藝機、為了省腳力腳踢轆轤很重視腳勁和製陶效率,

葉師傅早期可以踢一次轆轤做兩個小陶器,

現在因為腳傷大約都是踢一次做一個,

他很有自信這樣的效率在台灣目前應該沒幾個人有了!

A7R04172

葉師傅有異於常人的十二根手指、這讓他在製陶上如魚得水,不用模具也可以打造陶器紋路。

葉師傅示範如何運用他的十二根手指

「現在大家工具壞了不是維修而是丟了直接換新」

風水輪流轉,

三叔公那輩陶器好做,平常人做一天賺半斗米、陶藝師一天可以賺一斗米,

但葉師傅印象很深刻、到了民國41年去工廠做100個陶器只能賺5元,

接著50-60年代錫器產業興盛、60年代末塑膠不鏽鋼製品普及,

大家工具壞了不是維修而是因為便宜直接丟了換新,

興盛時期沙鹿原有6-7家同業、現在大甲到大肚應該只剩他ㄧ家,

兒子葉吉鴻繼承了他的好手藝甚至比他還厲害、可惜做陶賺不到錢只好去工廠上班。

看盡產業勝興、他依然樂觀捏陶低調做公益,

每天一早去老家拉胚練手感、下午去市場二樓工作室燒陶,

先前曾因親戚被採訪在媒體上曝光被收宣傳費、他也被大型機關請求免費做陶送禮讓他很困擾,

葉師傅現在轉趨低調鮮少接受媒體採訪,

但遇到真心想了解陶藝而上門的訪客葉師傅眼神就會浮現光彩、

和來者分享陶藝的前世、今生。

A7R04075

一聽到想了解陶藝歷史、可愛的葉師傅就蹦蹦跳上工作桌翻出歷史文獻和我分享

A7R04085

少見的錫製品仍靜靜待在架上等待有緣人的賞識

A7R04088

葉師傅和錫店ㄧ影